[实用新型]一种上下小车缠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6461.7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雪峰;郭树旺;赵迎九;倪华;肖强;杜蔚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16 | 分类号: | B66C11/16;B66D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小车 缠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岸桥的上下小车缠绕系统,属于重物起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岸桥是港口使用的主要装卸工具,在港口的集装箱装卸过程中岸桥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随之不断的加大,这对我国港口的吞吐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装卸岸桥已经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对集装箱岸桥进行改进。
现有港口集装箱的卸船过程主要通过传统岸桥上的单起吊小车进行,在起吊小车的工作过程中,其沿着轨道将集装箱从岸桥的一端吊运到岸桥另一端的集卡上方,然后将集装箱安放在集卡上,放箱完毕后,起吊小车返回岸桥海测集装箱船上方进行下一集装箱的吊装。传统岸桥采用单小车作业,效率一直无法有效提升,尽管采用了提高设备运行参数、加大起升重量、采用双吊具等技术手段,但是,这些手段始终无法使得岸桥装卸效率得到质的提高。
目前,载箱量18000TEU以及24000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高载运量与低燃油消耗以及低排放的优势,使各大船运公司争相采购并投入运营,超大型集装箱船对港口装卸设备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要求船时效率不低于300TEU/h,而现有的传统岸桥无法达到该船时效率,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率的岸桥来满足18000TEU集装箱船的装卸需求。
为了提高装卸效果,中国专利文献CN101323415A公开了一种穿越式双小车桥架型起重机,其采用双小车穿行的结构设计,包括设置在大车上的主梁、第一载重小车和第二载重小车,该两量小车在沿主梁移动时能相互穿越,两部小车协同作业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但是,由于双小车都需要满足起升要求以及运行要求,并且需要满足双小车在穿越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涉,因此,在设计时最关键的是如何布置两部起升小车的起升机构的钢丝绳缠绕系统,使两小车工作时互不干扰,同时避免两小车的钢丝绳发生缠绕,这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下小车的起升缠绕系统易于造成上下小车运行干涉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运行时不会造成干涉的上下小车缠绕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下小车缠绕系统,包括用于驱动下小车牵引的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上小车吊具的起升和下落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以及用于驱动下小车吊具的起升和降落的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所述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卷筒,缠绕在第一驱动卷筒上的至少一条第一起升钢丝绳,用于水平托起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的若干第一托辊,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通过至少一组第一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上小车上,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卷筒,缠绕在第二驱动卷筒上的至少一条第二起升钢丝绳,用于水平托起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的若干第二托辊,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通过至少一组第二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下小车上,若干第一托辊通过第一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侧,若干第二托辊通过第二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驱动卷筒与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水平部分均设置在第二起升钢丝绳的水平部分围成的水平空间的内侧。
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靠近所述第一驱动卷筒设置,用于改变第一起升钢丝绳从所述第一驱动卷筒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向着所述上小车的方向水平延伸。
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之间的第一过渡滑轮组,所述第一过渡滑轮组将来自于第一驱动卷筒的第一起升钢丝绳的伸出端牵引向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
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小车和上吊具上的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用于改变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上吊具上。
所述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包括设置在上小车上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一水平滑轮和第二垂直滑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吊具上的第三滑轮组,所述第二垂直滑轮与所述第一水平滑轮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二垂直滑轮,第一起升钢丝绳竖向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一水平滑轮,第一起升钢丝绳横向改向180°,然后从所述上小车的底部经过所述第三滑轮组最终设置在上吊具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64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添加目标节点到数据采集器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圆锥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