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调节内径的吹膜机稳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4717.0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3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孙靖寰;陈昭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B29C55/28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7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节 内径 吹膜机 稳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膜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内径的吹膜机稳泡器。
背景技术
在吹膜机生产过程中,膜泡挤出后不断被牵引向上运行,需要控制膜泡的中心位置不发生偏移或摆动,以确保膜泡运行平稳,为此需要采用稳泡器。稳泡器通常包括一个环形固定架,在环形固定架上安装有多根稳定辊,每根稳定辊的转轴安装方向为水平,各稳定辊与环形固定架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相等;每根稳定辊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个稳定辊支架上;稳泡器的稳定辊布置成为上下若干层,每一层的稳定辊数量为6~14根,每一层的各根稳定辊围成一圈。在每一圈的稳定辊中,各根稳定辊沿膜泡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各根稳定辊均位于某一个圆的切线位置上,这个圆的直径就是稳泡器的内径,稳泡器的内径的也相当于稳定辊与环形固定架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的两倍。
在吹膜过程中,各根稳定辊位于膜泡切线位置,各稳定辊将膜泡包围在中央,籍此使膜泡稳定而不晃动,当膜泡上行时,稳定辊受到膜泡的表面摩擦带动而自转。在吹膜过程中,由于配方、温度、吹胀压力、挤出厚度等工艺参数需要不断实时调整,会使膜泡的直径发生波动,进而可能影响到膜泡与稳泡器的正常互动。具体地说,如果当膜泡直径变大,则会使膜泡压在稳定辊上的压力变大,严重时刮伤膜泡;反之,如果当膜泡直径变小,则各稳定辊可能难以稳定地接触到膜泡,稳泡器无法有效扶稳膜泡。
为了适应上述膜泡直径的波动变化,现有吹膜机稳泡器还设有驱动各稳定辊支架同步径向移动的支架径向驱动机构,当支架径向驱动机构动作时,各稳定辊支架同步产生径向运动,使各稳定辊同时同步靠近或远离环形固定架的中心轴线,因此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间调节稳泡器的内径,使稳泡器既能扶到膜泡,又避免夹得太紧。
但是,由于现有吹膜机仍无法自动实时地感知膜泡直径的波动变化,只能在检测膜泡直径后,再由操作人员操控支架径向驱动机构调节稳泡器的内径。因此上述工作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不能根据膜泡的波动情况及时调节稳泡器的内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及一种自动调节内径的吹膜机稳泡器,它能根据膜泡的直径波动情况自动及时调节稳泡器的内径。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自动调节内径的吹膜机稳泡器包括环形固定架,在环形固定架上安装有多根稳定辊,每根稳定辊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个稳定辊支架上;每根稳定辊的转轴安装方向为水平,各稳定辊与环形固定架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相等;所述多根稳定辊布置成为上下若干层,每一层的稳定辊数量为6~14根,每一层的各根稳定辊围成一圈; 还设有驱动各稳定辊支架同步径向移动的支架径向驱动机构,其主要特点在于,其中至少有一根稳定辊设有第一转速传感器;在环形固定架上还另再安装有一根检测辊,该检测辊设有第二转速传感器;检测辊的两端安装在检测辊支架上, 检测辊支架也由支架径向驱动机构驱动而与稳定辊支架同步径向运动;检测辊与环形固定架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稳定辊与环形固定架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且两者的差值为4~12厘米;还设有中央控制器,第一转速传感器、第二转速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支架径向驱动机构。
本申请文件中,所谓径向,是指膜泡的径向,也是环形固定架的径向。
本申请文件中,所谓稳定辊和检测辊,都是普通的转辊,之所以分别命名为稳定辊和检测辊,是为了将它们区别开来,而命名的依据则是根据它们所起的作用进行命名,稳定辊的主要作用是扶稳膜泡,故称稳定辊;而检测辊的主要作用是供第二转速传感器检测其是否转动,故称检测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稳定辊和检测辊的转动状态判断膜泡的直径波动情况,进而自动地、及时地由支架径向驱动机构对稳泡器的内径进行相应调节,使稳泡器的内径实时与膜泡的直径保持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及第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三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二层稳定辊(由上往下数)的水平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检测辊所在水平面的水平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第一、三、四层稳定辊(由上往下数)的水平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原理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4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食驴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清热凉皮果酱包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