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镀膜机的镀膜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6253.9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4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温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星凯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前镇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镀膜 镀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镀膜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镀膜机的镀膜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也越来越普及,而一般的电子设备经常因为落入水中或者及其他液体中而遭受损坏,比如造成电路烧毁、无法开机及相关硬件损坏的问题。已知目前有二氧化硅及氟化物可应用于电子设备进行防水,即在其电子电路的表面通过涂布二氧化硅及氟化物而形成防水效果,但这种二氧化硅及氟化物完整地涂布在电子电路的表面,就必须先拆卸电子设备的外壳再进行涂布,而拆卸过程极易破坏该电子设备的密封性以及其保固状态。
针对上述问题,很多厂家就提出了真空镀膜的构想,即将防水药液雾化后,通过真空形成压差,进而将雾化的药液渗入并涂布在电子设备的电子电路上,然后静置形成镀膜,但是,现有镀膜机的镀膜舱的结构复杂,装配麻烦,不便于待镀膜电子设备的放置,且镀膜效率低,不能对电子设备形成有效的防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真空镀膜机的镀膜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镀膜机的镀膜舱结构复杂,装配麻烦,且镀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真空镀膜机的镀膜舱,包括可开合的板状的治具,所述治具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其密封连接的具有空腔的第一舱体,所述治具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与其密封连接的具有空腔的第二舱体,所述第一舱体与所述第二舱体正对设置,所述治具上还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用于承载待镀膜产品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将所述第一舱体和所述第二舱体连通,所述第一舱体和所述第二舱体上分别开设有与真空泵连通的第一抽风口和第二抽风口,所述第二舱体上还开设有与雾化器连通的进雾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舱体和所述第二舱体均为具有开口的半球状结构,所述第一舱体开口与所述治具一侧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舱体开口与所述治具另一侧表面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治具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分别开设有相正对的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所述承载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窗口上且两者边缘密封,所述第一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容置孔将所述第一舱体和所述第二舱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用于开合支撑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的侧边连接,所述液压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的侧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均为方形的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闭合时密封的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密封垫为匹配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边缘轮廓的方形圈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真空镀膜机的镀膜舱,在治具上下两侧分别密封连接具有空腔的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并在治具上设置具有容置孔的承载板,待镀膜产品直接插入容置孔中,待镀膜产品上下两端分别容置在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内,且待镀膜产品的与容置孔的连接处挤压形成过盈配合和密封,这样,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通过待镀膜产品上贯通其上下两端的孔洞形成连通,该镀膜舱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提升了药雾渗入待镀膜产品的稳定性,提高了镀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真空镀膜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真空镀膜机的治具、柜门敞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镀膜舱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待镀膜产品以手机为例,当然,待镀膜产品也可以为其他电子设备,比如平板电脑等等。
本实施例提出的真空镀膜机的镀膜舱,安装在真空镀膜机本体1上,该镀膜舱包括治具2、第一舱体3和第二舱体4,其中,治具2为上下两侧可开合的板状结构,其水平安装在本体1的顶部,第一舱体3固定设置在治具2的上侧,且在第一舱体3与治具2的连接处密封处理,第二舱体4固定设置在治具2的下侧,且第二舱体4与治具2的连接处密封处理,第一舱体3与第二舱体4相正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星凯,未经温星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62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