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烟气喷雾降温塔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7254.7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8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江茂强;刘丹瑶;潘宏;刘孝清;吴炳成;夏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烟气 喷雾 降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烟气喷雾降温塔,用于干法除尘系统前的高温烟气冷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石油、冶金、电力及其他行业中,常产生高温含尘烟气,需要回收利用。如有色重金属烟气、炼钢转炉烟气、热装工艺高炉烟气、直接还原炼铁烟气、转底炉烟气等,烟气温度都在400℃以上,需经过除尘后回收供后续用户使用。目前高温烟气干法除尘技术还不成熟,一般仍采用常温干法布袋除尘系统或者电除尘系统。而进入布袋除尘器或电除尘器的烟气温度处于150~280℃是安全的温度范围,高于该温度范围会出现烟气结露、烧袋或导致电除尘器损坏等情况。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高温烟气喷雾降温塔,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高温烟气喷雾降温塔,用于干法除尘系统前对高温烟气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烟气喷雾降温塔,包括入口烟气管、降温塔筒体以及锥形过渡段,所述锥形过渡段分别与入口烟气管和降温塔筒体连接,所述锥形过渡段的尾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双流体喷枪;所述降温塔筒体为空塔式筒体,底部连接有裙座。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塔筒体与裙座采用对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处采用全焊透连续焊的方式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塔筒体的高度为20~30m,直径为4~7m。
进一步地,还包括锥形灰斗,所述降温塔筒体和锥形灰斗通过圆弧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灰斗设有进气口和卸灰口,所述进气口与氮气气源管道连接,所述卸灰口通过输灰管道与干法除尘系统的贮灰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塔筒体为由压力容器用钢制成的筒体。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塔筒体上设有检修平台、观察孔和人孔。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孔为耐热玻璃制成的视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锥形过渡段尾部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双流体喷枪,可减少双流体喷枪的插入长度,有利于喷枪在塔内的强度和稳定性。采用空塔式结构设计,结构简单,气体阻力损失小;塔体底部采用裙座式支撑,结构简单,受力均匀,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降温塔筒体和锥形灰斗通过圆弧段连接,锥形灰斗的受力更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采用气力输送输灰方式,输送气体采用惰性气体如氮气,可与干法布袋除尘系统或电除尘系统的排灰装置统一考虑,不需要单独进行排灰处理,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温烟气喷雾降温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温烟气喷雾降温塔,包括入口烟气管1、降温塔筒体6、出口烟气管8、锥形灰斗10和卸灰口11。还包括有锥形过渡段2,所述锥形过渡段2分别与入口烟气管1和降温塔筒体6连接,所述锥形过渡段2的尾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双流体喷枪3;所述降温塔筒体6为空塔式筒体,底部连接有裙座9。优选地,所述降温塔筒体6与裙座9采用对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处采用全焊透连续焊的方式焊接。采用锥形过渡段2的尾部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双流体喷枪3,可减少双流体喷枪3的插入长度,有利于双流体喷枪3在塔内的强度和稳定性。采用空塔式结构设计,结构简单,气体阻力损失小;降温塔筒体6底部采用裙座9支撑,结构简单,受力均匀,施工方便。实际使用时,各双流体喷枪3的喷淋面积之和应略小于所述降温塔筒体6的截面积,这样既可以保证喷雾与高温烟气的充分接触,加快烟气的冷却速度,同时喷雾不与降温塔筒体6的侧壁接触,可以保证不造成“湿壁”。
如图1,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降温塔筒体6和锥形灰斗10通过圆弧段连接。通过圆弧段过渡连接,锥形灰斗10的受力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7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合金熔炼炉用水冷型炉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