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风窗玻璃密封条及前风窗玻璃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9990.8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7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卫刚;吴根忠;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2 | 分类号: | B60J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玻璃 密封条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风窗密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风窗玻璃密封条及前风窗玻璃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前风窗玻璃是指汽车前部用于挡风以及可提供驾驶员清晰视野的安全玻璃,现有的汽车前风窗玻璃通过玻璃密封胶安装在车身驾驶室钣金上,并实现密封功能,但这种前风窗玻璃的安装方式缺乏对玻璃密封胶的保护,前风窗玻璃的密封性能受玻璃密封胶质量、前风窗安装状态及玻璃密封胶耐久老化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前风窗密封效果不佳,甚至失效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备密封功能并能有效保护玻璃密封胶的前风窗玻璃密封条,及应用了该密封条的前风窗玻璃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风窗玻璃密封条包括与前风窗玻璃相配合的卡合部和与驾驶室钣金相配合的定位部,所述卡合部具有与所述前风窗玻璃过盈配合的凹槽,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部主体及自所述定位部主体向远离所述卡合部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所述第一唇边和所述第二唇边与所述驾驶室钣金的表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凹槽的底壁延伸的凸起。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主体内具有沿着所述前风窗玻璃密封条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空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唇边和所述卡合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唇边和所述第二唇边之间设置第二导流槽。
优选地,所述卡合部的硬度为HA75-HA85,所述定位部的硬度为HA55-HA65。
优选地,所述前风窗玻璃密封条为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前风窗玻璃安装结构,其包括上述的前风窗玻璃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风窗玻璃密封条通过凹槽卡合在前风窗玻璃上,通过定位部上的双唇边设计,具有双层密封功能,当完成前风窗玻璃装配后,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与驾驶室钣金相贴合,可实现密封条与驾驶室钣金间的密封功能,防止雨水、雪水或洗车液等腐蚀性液体接触玻璃密封胶,从而有效保护玻璃密封胶,提高了前风窗玻璃安装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风窗玻璃密封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风窗玻璃密封条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示如下:
前风窗玻璃密封条-1,卡合部-11,凹槽-111,凸起-1111,定位部-12,定位部主体-121,空腔-1211,第一唇边-122,第二唇边-123,第一导流槽-13,第二导流槽-14,前风窗玻璃-2,驾驶室钣金-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风窗玻璃密封条1,包括与前风窗玻璃2相配合的卡合部11和与驾驶室钣金3相配合的定位部12,所述卡合部11具有与所述前风窗玻璃2过盈配合的凹槽111,所述定位部12包括定位部主体121及自所述定位部主体121向远离所述卡合部11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唇边122和第二唇边123,所述第一唇边122和所述第二唇边123与所述驾驶室钣金3的表面相贴合,上述第一唇边122和第二唇边123的尺寸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风窗玻璃密封条1通过凹槽111卡合在前风窗玻璃2上,通过定位部12上的双唇边设计,具有双层密封功能,当完成前风窗玻璃2装配后,第一唇边122和第二唇边123与驾驶室钣金3相贴合,可实现密封条与驾驶室钣金2间的密封功能,防止雨水、雪水或洗车液等腐蚀性液体接触玻璃密封胶,从而有效保护玻璃密封胶,提高了前风窗玻璃2安装的密封效果。
为了提高凹槽111和前风窗玻璃2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前风窗玻璃密封条1和前风窗玻璃2卡合的牢固性,所述凹槽111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凹槽111的底壁延伸的凸起1111,当然,凸起1111的数量可按照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或者是在凹槽111的侧壁上设置防滑花纹,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作进一步地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9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