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浮主轴用新型阻尼塞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7594.1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3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汤秀清;张翰乾;朱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新型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浮主轴用新型阻尼塞。
背景技术
气浮主轴通常是要在机体上安装阻尼塞,用以将外部高压气体输送至机体与轴芯之间的间隙,从而对轴芯起到支撑作用。
公开号为CN203604438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阻尼塞,其包括塞体,塞体上设置进气孔、出气孔、以及环形气腔,这种结构的阻尼塞在使用过程中,气体进入到环形气腔中形成涡流,涡流的产生会导致附加的压力陡降和附加的能量损耗,损耗的能量转换为热量,导致气浮主轴发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气浮主轴用新型阻尼塞,其能够有效的避免涡流的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气浮主轴用新型阻尼塞,包括塞体,塞体上设置有由其外侧端面向内延伸的进气孔、开设于塞体内侧端面的气腔、以及用于将进气孔和气腔连通的节流孔,进气孔、节流孔以及气腔的轴线重合,节流孔的孔径小于进气孔的孔径,气腔呈喇叭状,且该气腔的内径由与节流孔衔接的一端向着远离节流孔的一端逐渐增大。
进气孔和节流孔衔接处具有一过渡段,该过渡段的直径由与进气孔衔接的一端向与节流孔衔接的一端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节流孔和喇叭状的气腔,其能够有效的避免气腔内部形成涡流,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气膜压力的损失和发热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承载能力强、便于加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塞体;11、进气孔;12、节流孔;13、气腔;14、过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浮主轴用新型阻尼塞,其包括圆柱状的塞体10,塞体10上设置有进气孔11、节流孔12以及气腔13,其中,进气孔11由塞体10的外侧端面向着内延伸,气腔13开设于塞体10的内侧端面,节流孔12位于进气孔11的内侧端部和气腔13之间用于将进气孔11和气腔13连通,上述的进气孔11、节流孔12以及气腔13的轴线重合,节流孔12的孔径小于进气孔11的孔径,气腔13呈喇叭状,且该气腔13的内径由与节流孔12衔接的一端向着远离节流孔12的一端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阻尼塞在接通高压空气后,气流从进气孔11进入,由于节流孔12的孔径小于进气孔11,气流进入到节流孔12中后流速增大,增大了对轴芯的承载能力,由于将气腔13设置为喇叭状,气流进入到气腔13内部后不会形成涡流,气膜的压力损失和发热量减小。
为了使气流在阻尼塞内部顺畅流动,上述的进气孔11和节流孔12衔接处设置有一过渡段14,该过渡段14的直径由与进气孔11衔接的一端向与节流孔12衔接的一端逐渐减小,过渡段14的内壁形成引导气流的导流部,从而使气流能够顺畅的由进气孔11过渡到节流孔12。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7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散热的离合器压盘
- 下一篇:一种用于法兰对接的螺栓螺母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