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用回转支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5824.0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6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 能用 回转 支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太阳能领域中主要用于太阳跟踪器上的回转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回转支承在太阳能领域中主要运用在太阳跟踪器上,对太阳的方位角或高度角进行跟踪,同时需要抵抗太阳电池阵列的重量及风载,工作环境都为户外,要求低转速、高可靠性、基本免维护、成本低廉等特性。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太阳能用回转支撑结构,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外环2和内环3,所述外环2和内环3相对转动,所述外环2通过蜗轮蜗杆7或其他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外环2和内环3之间设置有钢球8,所述钢球8设置在外环2和内环3共同形成滚道内,在外环和外环的相对转动过程中,钢球同时承载轴向力和倾覆力矩,且所有接触为线接触。
传统结构的回转支承主要存在以下缺陷:滚道与钢球之间需要良好的润滑,且滚道加工复杂,精度要求高,滚道需要专用设备淬火到较高硬度,且存在软带,成本较高,保养复杂,需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工作量大。通过对这种回转支承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大多数失效原因为润滑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复杂型面,无需特殊加工设备,所有接触面均为面接触,其受力情况大为改善,降低了接触面压强,而且无需淬火到较高硬度的新型太阳能用回转支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用回转支承结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和内环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环的内孔与内环的外周之间设置有径向定位工程塑料支承轴承,在所述外环的上端面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上部轴向工程塑料支承轴承,所述内环下端沿其径向设置有凸起部,在所述外环下端设置有与凸起部对应配合的台阶结构,在所述内环的凸起部与外环的台阶结构之间设置有下部轴向工程塑料支承轴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用回转支承结构,其在所述外环上端面设置有安装环槽,所述上部轴向工程塑料支承轴承设置在安装环槽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径向定位工程塑料支承轴承以及上、下部轴向工程塑料支承轴承组合完成对轴向力和倾覆力矩的承载,其整体结构简单,无复杂型面,无需特殊加工设备,所有接触面均为面接触,受力情况大为改善,降低了接触面压强,而且无需淬火到较高硬度;其中,工程塑料易于成型,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低速启动性能,并且在全寿命期免维护,可以通过不同的填充材料达到不同的环境需要,现工程塑料轴承抗压性能可以做到50~200Mpa之间,完全满足太阳能用回转支承的强度要求,由于太阳能回转支承每天只旋转不到两圈,在25年的寿命期磨损量极低,完全满足寿命及精度需求,真正做到免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太阳能用回转支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为外壳,2为外环,3为内环,4为径向定位工程塑料支承轴承,5a为上部轴向工程塑料支承轴承,5b为下部轴向工程塑料支承轴承,6为凸起部,7为蜗轮蜗杆,8为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3所示,一种太阳能用回转支承结构,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外环2和内环3,所述外环2和内环3相对转动,在所述外环2的内孔与内环3的外周之间设置有径向定位工程塑料支承轴承4,在所述外环2的上端面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上部轴向工程塑料支承轴承5a,在所述外环2上端面设置有安装环槽,所述上部轴向工程塑料支承轴承5a设置在安装环槽内,以防止上部轴向工程塑料支承轴承在径向上窜动,所述内环3下端沿其径向设置有凸起部6,在所述外环2下端设置有与凸起部6对应配合的台阶结构,在所述内环3的凸起部6与外环2的台阶结构之间设置有下部轴向工程塑料支承轴承5b,所述凸起部与台阶结构的配合,能够使外环和内环在装配后相互卡紧,同时起到限制下部轴向工程塑料支承轴承在径向上窜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5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