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制备多氟醇的管式水解釜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55252.6 | 申请日: | 2014-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3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楼良弟;胡广利;何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化汉正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 地址: | 324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制备 多氟醇 水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解釜,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制备多氟醇的管式水解釜。
背景技术
水解釜是用以水解反应的装置,为水解提供反应场所。水解釜在生产多氟醇中被广泛使用,是生产多氟醇的重要设备。现有的水解釜通常为间歇性的,每次水解前需要一次性加满水解原料,并一次性将所有原料水解,从而产生大量的残渣。此工作模式排渣压力大,排渣时间长,且伴随水解产生的废气难以被完全排出,由于大量的废气相互排挤,容易导致部分废气难以被排出而残留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同时,传统的水解釜工作时间被装料与卸渣占据,导致其工作效率低下,大量的原料同时产于反应,造成能源分配不均匀,中间区域水解度高,边缘区域水解度低,故原料转化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制备多氟醇的管式水解釜,采用盘管作为反应场所,原料在盘管中流通并时时刻刻发生水解,回旋流动的方式相当于对原料进行了搅拌,可促进其水解。通过调节原料的流通速度,控制其水解时间,具有优异的灵活性和自主调节功能。同时,引入循环装置,可实现原料的二次或多次水解,充分利用原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制备多氟醇的管式水解釜,包括壳体及储液槽,储液槽位于壳体的下方,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管与出液管,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安装有水解盘管,水解盘管的一端连接进液管,水解盘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中间槽,中间槽内安装有搅拌装置及缓冲辊,搅拌装置位于缓冲辊的上方,缓冲辊架于中间槽的两侧;中间槽的上端设有催化物料进管,催化物料进管上设有流量阀;中间槽的下端连接出液管,出液管上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位于壳体内,出气管上设有叶轮;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抽液泵,第一抽液泵的另一端连接储液槽,储液槽上设有检验试管,储液槽上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上设有第二抽液泵,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进液管。水解原料在第一抽液泵的抽动下可在水解盘管中流动,水解原料在一上一下的流动过程中,其内部离子相互碰撞的概率大大增加,有效促进其水解。同时通过调节第一抽液泵,可控制水解原料的流动速度,流动速度大小决定水解原料的水解时间,实现对其水解时间的控制,因此不同的水解物料均能够获得理想的反应时间,提高水解度。搅拌装置用于搅拌水解原料,进一步促进其水解。催化物料进管能够外接催化物料储槽,向中间槽内连续添加催化物料,催化物料与水解物料混合后形成双水解,双水解能够显著促进水解物料水解,进一步提高水解度。缓冲罐与中间槽之间只形成很小的空隙,延长水解原料受搅拌时间,控制水解原料下落速度。出气管与叶轮能够将水解后产生的废弃排出水解釜外,在叶轮的抽动力下排出效果明显,废气残留率低。工作人员在检验试管内可提取水解后的物料,通过简单的检测试验得到水解度,并通过水解度判定是否需要进行二次或多少水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防止水解原料浪费。循环管能够对一次水解后的物料进行二次或多次水解,充分利用原料,避免原料严重浪费,符合节能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要求。
进一步,壳体的上端安装有红外线灯管,红外线灯管作用于水解盘管。红外线灯管用于对水解盘管加热,可提高水解反应的速度及水解度。
进一步,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叶片及电机,搅拌轴架于中间槽的两侧,搅拌轴上均匀设有搅拌叶片,搅拌轴连接电机,电机固定于中间槽的一侧。电机工作带动搅拌轴旋转,从而带动搅拌叶片鼓动水解原料,增加水解原料内离子碰撞的概率,提高水解率。
进一步,流量阀包括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及流量显示器,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均连接催化物料进管。流量显示器显示流入中间槽的催化物料,使工作人员掌握催化物料的实时流量,并通过实时流量对催化物料进行控制,避免多加或少加。
进一步,出气管上设有吸收腔,吸收腔内安装有叶轮,出气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吸收腔用于容纳叶轮,第一单向阀防止废气回流。
进一步,储液槽的下端连接有泄液管,泄液管上设有阀门。泄液管可将储液槽内水解后的溶液导出,阀门控制泄液管。
进一步,阀门包括第三阀口、第四阀口及阀杆,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均连接泄液管,阀杆控制阀门。
优选后,检验试管呈J型,检验试管的最高点高于储液槽的最高点。避免水解后的溶液在检验试管中溢出。
进一步,循环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防止进液管内的水解物料流入循环管内。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化汉正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化汉正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5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并联式氟磷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