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锂电池安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4731.6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5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汪宏伟;王芳;张飞龙;邹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原长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锂电池 安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锂电池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一次锂-二氧化硫电池正极端使用镍带、防过放充电二极管和导线连接,连接方式就是在正极端端子上点镍带并与二极管的正极端用焊锡点焊连接,将二极管的另一端与导线用焊锡连接。但由于正极端端口是小型圆柱,与镍带之间的连接是点接触,在和二极管串联连接后,使用时,要多次考虑二极管位置摆放(特别是要使用大批量电池串并联时),而会造成镍带扭曲扯拉现象,导致使用过程中有点焊不牢固有松动虚焊情况,从而导致一次锂电池无法使用,使产品的可靠安全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锂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它能有效解决批量电池串并联放时二极管在使用中所占用空间的问题,避免了镍带扭曲扯拉现象,保证使用过程中正极端与镍带不会出现虚焊,增加点焊的牢靠性,提高一次锂电池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一次锂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垫圈、电路板、贴片式二极管和镍带,所述垫圈设置在一次锂电池的正极面,所述垫圈的外径小于或等于一次锂电池的直径,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垫圈内,所述电路板通过开设于其中心处的连接孔安装在一次锂电池的正极端上,所述电路板的直径小于一次锂电池的直径,所述贴片式二极管和镍带分别固定设置在电路板上,所述贴片式二极管的一端通过镍带与一次锂电池的正极端连接,所述贴片式二极管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的直径比一次锂电池的直径小5-8mm。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的厚度小于一次锂电池正极端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使用贴片式二极管替换以往的圆柱型二极管,同时设计一个小型电路板,电路板上焊接有镍带,镍带用于连接贴片式二极管与正极端,贴片式二极管也焊接在电路板上,一次锂电池通过镍带与贴片式二极管形成串联关系通路,然后将电路板放置在垫圈内,由于把焊好电路板放在垫圈内相当于固定,二极管也在垫圈内,批量电池串并联放时二极管在使用中不会额外占用空间,有效的减少了正极端与镍带之间的扭曲拉扯现象,保证使用过程中正极端与镍带不会出现虚焊,增加点焊的牢靠性,提高一次锂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垫圈、2-电路板、3-贴片式二极管、4-镍带、5-导线、6-一次锂电池、7-正极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一次锂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垫圈1、电路板2、贴片式二极管3和镍带4,垫圈1设置在一次锂电池6的正极面,垫圈1的外径小于或等于一次锂电池6的直径,具体的,垫圈1的厚度为2mm,电路板2设置在垫圈1内,电路板2通过开设于其中心处的连接孔安装在一次锂电池6的正极端7上,电路板2的直径小于一次锂电池6的直径,具体的,电路板的直径比一次锂电池的直径小5-8mm,贴片式二极管3和镍带4分别固定设置在电路板2上,具体的,贴片式二极管3和镍带4分别与电路板2通过焊接连接,贴片式二极管3的一端通过镍带4与一次锂电池的正极端7连接,贴片式二极管3的另一端与导线5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电路板2的厚度小于一次锂电池正极端7的高度,正极端高一点,可以保证电路板不会掉出。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是:先将贴片式二极管、镍带、垫圈和导线准备好,按图1所示将贴片式二极管、镍带和导线分别按照图1标示对应焊接,如图2所示,把一次锂电池的正极面垫上垫圈,将镍带一端与电池正极端的极柱进行焊接,焊接完后用手进行扯拉一下确认是否焊牢固,以免出现虚焊情况,再将焊好的电路板放置在垫圈内,再把电池外层包一层绝缘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原长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原长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4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钨修饰正极片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电池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