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封点火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2028.1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华;杜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健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3/04 | 分类号: | F02P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8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封 点火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封点火模块。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点火模块只是一个电子开关,功率管用达林顿三极管或IGBT管,汽车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控制功率管的导通和关断,从而控制点火线圈的充放电,实现点火。当汽车ECU输出的方波控制信号随冷却水温度、转速变化、油门开度等参数的变化而持续维持高电平状态时,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电流变大,储能也增加,次级绕组产生的电压变高,一旦超出骨架耐压范围,引起点火线圈内部击穿,将造成点火线圈内部高压短路,影响发动机点火。因而现有的点火模块急需限流保护。
点火模块的制造工艺通常采用PCB电路板或陶瓷电路板生产,电子元器件贴装在电路板表面,而且,点火模块的功率三极管采用的是成品功率三极管。传统工艺生产的点火模块,其电子元器件裸露在电路板表面,防潮性、防震动性能力较弱,易导致各个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不高,易损坏,而且,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点火模块还存在散热性不好,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现有的汽车点火模块在限流保护、防潮、防震动和散热等性能上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封点火模块,通过采用金属基印刷电路板,并将功率管和金属基印刷电路板封装在环氧树脂体内,来提高塑封模块的防潮、防震动和散热等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封点火模块,包括引线框架、若干铝线、环氧树脂体、绑定在引线框架上的功率管和通过导热硅胶粘连在引线框架上的金属基印刷电路板;所述金属基印刷电路板通过铝线分别与功率管和引线框架的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管和金属基印刷电路板均封装在环氧树脂体内。
所述的塑封点火模块中,所述功率管为裸芯片功率三极管。
所述的塑封点火模块中,所述引线框架为铜镀镍引线框架。
所述的塑封点火模块中,所述金属基印刷电路板为铝基电路板。
所述的塑封点火模块中,所述金属基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电容和基准电压源;点火模块的外部恒流源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基准电压源的阴极、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和裸芯片功率三极管的门极,所述基准电压源的参考极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裸芯片功率三极管的发射极、还通过第四电阻接地,裸芯片功率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点火模块的供电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封点火模块,通过采用金属基印刷电路板,并将功率管直接绑定在引线框架上,来提高塑封模块的散热性,通过在功率管和金属基印刷电路板上封装环氧树脂,来提高塑封模块的防潮性和防震动性,使塑封点火模块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封点火模块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火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封点火模块,通过将点火模块的功率管和金属基印刷电路板封装在环氧树脂体内,形成一个塑封模块,提高了塑封点火模块的防潮、防震动和散热等性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封点火模块包括引线框架10、若干铝线40、环氧树脂体(图中未示出)、绑定在引线框架10上的功率管20和通过导热硅胶(图中未示出)粘连在引线框架10上的金属基印刷电路板30;所述金属基印刷电路板30通过铝线40分别与功率管20和引线框架10的引脚101电连接,所述功率管20和金属基印刷电路板30均封装在环氧树脂体内。基于环氧树脂良好的密封性,点火模块的电子元器件均密封在环氧树脂体内,不仅提高了点火模块的防潮、防震动等性能,还使点火模块具备了一定的防水功能,极大的增强了点火模块的品质,使整个汽车点火电路更加安全。
其中,所述功率管20为裸芯片功率三极管,其在生产上采用半塑封封装工艺技术,无需全封装,生产成本低,且所述裸芯片功率三极管发热量大,直接将其绑定在引线框架10上,有利于提高热传导效率,增强散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健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健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2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腕带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电动车减速器齿轮轴总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