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排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7406.7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沈捷;李伟;黄永仲;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新涉及内燃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3层隔热结构的内燃机排气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燃机工作时,高温、高压废气需要经过排气管汇集后排出发动机的机体外,对于废气涡轮增压机型,经排气管排出的废气还需要对增压器的涡轮机做功带动压气机压缩空气,为内燃机提供新鲜的足够充量的进气。为了避免排气管表面温度过高,导致对周围零部件或物品的影响,通常排气管的外表采用包裹材料、罩板进行隔热,或者采用水冷式排气管隔热。
目前,国内的内燃机排气管采用上述方法隔热时,存在隔热效果不好,或者虽然隔热效果好,但是排气管内部的废气压力和热量衰减较快,导致对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的做功能力下降,从而使得燃油经济性、动力性、排放水平、舒适性都受到影响。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型新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型新内容
本实用型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排气管,可以有效降低内燃机排气管的外表面的辐射温度,同时又能保证排出的废气能量依然维持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水平,结构紧凑,实用性强,便于安装和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型新提供了一种内燃机排气管,包括:排气管本体,其一端具有进气接口端,排气管本体的另一端具有排气出口端,进气接口端与排气出口端通过排气道连通;隔热腔套,其封闭的套设在排气道的外壁上;以及冷却液循环腔,其套设在隔热腔套的外围,冷却液循环腔具有出水口和进水口。
优选地,进气接口端为多个,多个进气接口端与内燃机的排气口一一对应,多个进气接口端通过对应的排气道与排气出口端汇集连通;每个排气道的外壁上均套设有隔热腔套且套设在每个排气道外壁上的隔热腔套相互连通;设在隔热腔套外围的冷却液循环腔在排气管本体的中间部位互相连通。
优选地,进水口设在排气管本体的一侧,出水口设在排气管本体的另一侧的上端。
优选地,隔热腔套的内腔通过工艺孔与排气管本体的侧壁贯通,工艺孔内安装有堵塞,工艺孔的孔壁穿过冷却液循环腔的腔室。
优选地,进水口处的冷却液循环腔内设有导流筋,导流筋将进水口处的冷却液循环腔分隔成两部分。
优选地,排气管本体的一侧的下端设有放水口。
优选地,隔热腔套的内腔宽度与内燃机的气缸直径的比值为0.05~0.25。
优选地,冷却液循环腔的内腔宽度与内燃机的气缸直径的比值为0.08-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型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排气道的外侧包裹有隔热腔套及冷却液循环腔,可以有效降低内燃机排气管外表面的辐射温度,同时又能保证排出的废气能量依然维持较高的压力和温度,对于废气涡轮增压内燃机而言,可以保证废气涡轮增压器在高的效率下运行,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水平,具有结构紧凑,实用性强,便于安装和推广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型新的内燃机排气管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型新的内燃机排气管立体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排气管本体,2-出水口,3-堵塞,4-工艺孔,5-隔热腔套,6-冷却液循环腔,7-排气道,8-冷却液循环腔外壁,9-隔热腔套外壁,10-导流筋,11-进水口,12-螺塞,13-放水口,14-排气管安装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型新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型新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型新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内燃机排气管,包括排气管本体1、隔热腔套5及冷却液循环腔6,其中,排气管本体1的一端具有进气接口端16(参见图4),排气管本体1的另一端具有排气出口端15,进气接口端16与排气出口端17通过排气道7连通。隔热腔套5封闭的套设在排气道7的外壁上。冷却液循环腔6套设在隔热腔套5的外围,冷却液循环腔6具有出水口2和进水口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7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高压电击折叠防暴刀叉
- 下一篇:带有风冷及水冷的冷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