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电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2650.6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5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金铁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德诺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编码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编码器。
背景技术
光电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光电编码器大体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增量式编码器,一种是绝对式编码器,它们都是通过动光栅和静光栅相对运动切割由发光元件和接收元件之间的光束产生的莫尔条纹为原理,经过后续电路比较、放大、整形,进行后续电路处理输出方波信号。光电编码器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器件,直接决定着设备的精度和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在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和电梯行业中。刚装配完成的编码器的信号受到细分误差、机械结构误差和光信号误差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达到使用要求,需要对编码器输出信号进行优化。编码器输出信号优化是编码器生产的重要环节,信号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编码器质量的好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编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传统光电编码器效率低、开发和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旋转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三极管Q1、稳压管D1,所述芯片U1的引脚7接电容C1的一端,其引脚9接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其引脚18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且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压+5V,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1的阴极且接电压+12V,所述稳压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旋转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2、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Q4,所述芯片U2的引脚1接芯片U1的引脚35,其引脚2接芯片U1的引脚34,其引脚11接电阻R11,其引脚16接电阻R10,其引脚13接电阻R13的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3的阳极、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3的阴极且接电压+12V,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电容C5的一端且接地,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电阻R13的一端、二极管D4的阴极且接电压+12V,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其集电极且接地,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J2,电阻R7、电阻R8、电容C3、电容C4、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2,所述电阻R5的一端接芯片U1的引脚26,其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接电容C3的一端,其集电极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芯片U1的引脚33,所述电阻R4的一端接芯片U1的引脚22,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接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接电压+12V。
所述芯片U1选用AT89S52型号的芯片。
所述芯片U2选用MIC29302BU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的旋转控制模块通过控制伺服电机带动编码器转动,保证编码器的转动稳定性,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速度调节,其效率高。
2本专利信号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对编码器输出的信号进行采集与数值化处理,然后对此数据进行算法分析,并判断编码器误差补偿是否符合要求。
3本专利的光电编码器,可以实时地对数据进行操作,大大节省开发和维护费用。
4本专利的光电编码器,具有参数优化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其耗时短,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与工作时间。
5本专利的光电编码器,解决了刚装配完成的编码器的信号受到细分误差、机械结构误差和光信号误差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旋转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德诺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德诺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2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染色机用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用于检测心率的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