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随行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7566.7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7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巫扬;李莉敏;赖廷勇;黄佑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16 | 分类号: | A45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随行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随行杯。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随行杯,其内杯与外杯之间是设置以印刷方式所形成的印刷纸。由于此印刷纸以密封于内杯与外杯之间,因此无法更换,所以使用者无法因其喜好而改变随行杯的外观图像。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随行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随行杯,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随行杯,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随行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随行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可挠性显示单元,且可改变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随行杯,其包括杯体、可挠性显示单元、重力传感器、微控制单元、杯盖以及杯底。杯体包括外杯以及设置于外杯内的内杯。外杯具有透光壳体部以及不透光壳体部。透光壳体部的第一部分接合不透光壳体部,而透光壳体部的第二部分延伸至内杯与不透光壳体部之间。可挠性显示单元设置于外杯的透光壳体部与内杯之间,以提供显示画面。重力传感器配置于透光壳体部的第二部分上且位于内杯的下方。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可挠性显示单元与重力传感器,其中重力传感器侦测杯体的状态,并通过微控制单元来改变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杯盖组装于杯体的顶部。杯底组装于杯体相对于顶部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随行杯,其中所述的随行杯更包括发光单元。外杯的透光壳体部与内杯之间定义出环形置放区。环形置放区位于可挠性显示单元的上方且邻近杯盖处,而发光单元配置于环形置放区中。
前述的随行杯,其中所述的随行杯更包括导光柱,配置于环形置放区中且包覆发光单元。
前述的随行杯,其中所述的可挠性显示单元包括驱动单元,电性连接微控制单元。
前述的随行杯,其中所述的随行杯更包括电路板,配置于透光壳体部的第二部分上,且位于内杯的下方。重力传感器与微控制单元位于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前述的随行杯,其中所述的随行杯更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微控制单元且位于透光壳体部的第二部分上。
前述的随行杯,其中所述的杯体具有电池槽,电池槽位于底部,且杯底与电池槽定义出电池容纳空间以容纳至少一个电池。
前述的随行杯,其中所述的可挠性显示单元的一部分延伸至电池槽中。
前述的随行杯,其中所述的外杯与内杯之间夹合一个密闭空间,且密闭空间维持近真空的状态,以提供杯体保温的效果。
前述的随行杯,其中所述的可挠性显示单元为电泳显示薄膜。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随行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随行杯具有可侦测杯体状态的重力传感器,且此重力传感器可通过微控制单元来改变可挠性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随行杯亦可包括温度传感器,可将所感测到的温度显示于可挠性显示单元中,以提醒用户所盛的液体温度,可避免烫口的问题产生。
3.本实用新型的随行杯亦可更包括发光单元,以在夜晚提供照明及美观的效果,并可增加可挠性显示单元的反射光源。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随行杯的示意图。
图1B是沿图1A的线A-A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随行杯 110:杯体
110a:顶部 110b:底部
112:外杯 112a:透光壳体部
112a1:第一部分 112a2:第二部分
112b:不透光壳体部 114:内杯
115:套环 117:电池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75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