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5237.9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9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军;武在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军;武在实 |
主分类号: | H01M4/14 | 分类号: | H01M4/14;H01M4/73;H01M4/6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0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新属于蓄电池领域,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
技术背景
传统的双极性铅酸蓄电池一般具有包括金属导电基底的极板,在金属导电基底的一面或两面分别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从而形成单极性极板或双极性极板,通过单极性极板和双极性极板层叠构成双极性电池。目前,用于双极性电池的极板,其导电基底的表面一般都比较平整,涂覆于其表面的活性物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容易脱落,直接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容量。
此外,目前的铅酸蓄电池极板一般直接使用铅或其他金属为主要材料,密度大,比能量低,提高电池比能量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以解决上述双极性蓄电池极板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包括单极性极板和双极性极板,单极性极板的结构包括基板和第一格栅,基板镶嵌于第一格栅中,第一格栅中沿与基板垂直的方向设有若干通孔,活性物质涂覆于第一格栅的通孔中,所述活性物质为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为了与外部连接导电,单极性极板的基板还含有极耳。
双极性极板的结构为在单极性极板的基础上再增加第二格栅,基板镶嵌于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之间,两块格栅中沿与基板垂直的方向均设有若干通孔,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的通孔中分别涂覆有极性相反的活性物质。
进一步的,格栅由工程塑料制成,格栅上的通孔优选为三角形或蜂窝状。基板由石墨、炭黑、竹炭、碳纤维等碳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格栅通孔采用三角形或蜂窝状设计,活性物质不易脱落;
2.使用碳塑材料制成,可以节省50%铅的用量,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的环境污染,减轻了蓄电池的30%重量,增加了蓄电池的比能量;
3.采用非金属复合材料,耐酸、耐腐蚀、耐寒、耐高温,适用范围广;
4.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单极性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极性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基板的示意图,左为单极性极板的基板,右为双极性极板的基板;
图4是单极性极板的格栅,在与极耳对应的一边设有容纳极耳的凹槽,格栅上通孔为三角形;
图5是单极性极板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板,2.第一格栅,3.通孔,4.正极或负极活性物质,5.极耳,6.第二格栅,7.正极活性物质,8.负极活性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单极性极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带有极耳5的基板1镶嵌于第一格栅2中,第一格栅2中沿与基板1垂直的方向设有若干通孔3,正极或负极活性物质4涂覆于第一格栅2的通孔3中。最后组合外观如图5所示。基板1由石墨、炭黑、竹炭、碳纤维等碳材料制成,带有极耳5,形状如图3左所示。第一格栅2由工程塑料制成,形状如图4所示,格栅上的通孔3为三角形。
实施例2
双极性极板的结构如图2所示,基板1镶嵌于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6之间,两块格栅中沿与基板垂直的方向均设有若干通孔3,正极活性物质7涂覆于第一格栅2的通孔中,负极活性物质8涂覆于第二格栅6的通孔中。基板1由石墨、炭黑、竹炭、碳纤维等碳材料制成,形状如图3右所示。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6由工程塑料制成,格栅上的通孔3为三角形或蜂窝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军;武在实,未经李建军;武在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5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吲哚酮衍生物
- 下一篇:利用壬二酸酯类调节由生物分子介导的通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