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宇用电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2491.3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4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震宇;王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2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宇 用电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宇用电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发展趋势,有必要采用技术化手段对大楼内部各房间的用电量进行监测,起到提醒用户建立节能意识的作用,以高校为例,一般每个学院都有一幢大楼,房间按用途分为实验室、办公室、研究室等,为了节约用电必须对各个房间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测,超过限额及时报警提醒,这样才能提高用电效率,亟需设计一套电能监测系统,减轻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可大大提高人们节约用电的意识。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楼宇用电管理系统[申请号:201210365608.5],它包括在各楼宇配置的传感终端节点、在楼宇内的各动力柜配置的零线线电流传感器、网关和管理中心服务器,所述的各传感终端节点均包括多个与楼宇内的电气设备相匹配的智能插座,各智能插座用于采集待监测电气设备的电信号,各智能插座和各零线线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网关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网关的输出通过网络与管理中心服务器连接,所述的管理中心服务器的输出端作为基于智能电网的楼宇用电管理系统的输出显示各楼宇内的用电信息。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布局不合理,稳定性差,电路设计复杂且精度不高,效率低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布局合理,结构简单紧凑的楼宇用电监测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楼宇用电监测系统,包括若干电量监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电量监测单元均连接有UT4432无线模块,所述的电量监测单元均通过UT4432无线模块与射频模块相连,所述的射频模块连接有电平转换模块,所述的电平转换模块连接有上位机,所述的上位机连接有GSM模块,每一个电量监测单元均包括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上设有电能计量模块、报警模块与LCD显示模块,所述的单片机与电能计量模块分别连接有具有第一稳压芯片和第二稳压芯片的电源电路,且所述的单片机与第一稳压芯片相连,所述的电能计量模块连接有第二稳压芯片,所述的第一稳压芯片与第二稳压芯片均依次与滤波电路和整流电路相连,所述的UT4432无线模块的TXD引脚与RXD引脚分别与单片机相连。该系统布局合理,稳定性好。
在上述的楼宇用电监测系统中,所述的第一稳压芯片为AMS1117-3.3芯片;所述的第二稳压芯片为78l05芯片。
在上述的楼宇用电监测系统中,所述的单片机为STC12C5A60S2芯片,所述的STC12C5A60S2芯片的第10引脚与UT4432无线模块的RXD引脚相连,所述的STC12C5A60S2芯片的第11引脚连接有UT4432无线模块的TXD引脚,所述的STC12C5A60S2芯片第40引脚与第一稳压芯片的输出端相连。
在上述的楼宇用电监测系统中,所述的电能计量模块为CSE7759芯片,所述的CSE7759芯片的CF1端口与STC12C5A60S2芯片的第22引脚相连。
在上述的楼宇用电监测系统中,所述的电平转换模块为MAX232芯片,且所述的射频模块与电平转换模块分别与具有稳压芯片的稳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的稳压芯片为AMS1117-3.3芯片。
在上述的楼宇用电监测系统中,所述的报警模块为蜂鸣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楼宇用电监测系统的优点在于:设计架构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使用方便,工作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量监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T4432无线模块与单片机连接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电量监测单元1、单片机11、电能计量模块12、报警模块13、LCD显示模块14、UT4432无线模块2、射频模块3、电平转换模块4、稳压电路41、稳压芯片411、上位机5、GSM模块6、电源电路7、第一稳压芯片71、第二稳压芯片72、滤波电路8、整流电路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2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