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S232总线与DALI总线的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5066.1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4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雷治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s232 总线 dali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DALI总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S232总线与DALI总线的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控环境中,一条DALI总线最多可以实现控制64个灯光、传感、开关等设备。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由DALI总线开关直接控制DALI总线上的设备。但DALI总线开关的控制逻辑需要使用单独的DALI调试设备进行调试后才能实现对DALI总线上设备的控制。这使得工程人员在施工时需要带备相应的辅助调试设备,由此,造成了工程实施过程繁琐与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S232总线与DALI总线的转换装置,实现DALI总线上的指令与RS232总线上的指令之间的相互转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RS232总线与DALI总线的转换装置,连接在控制终端和DALI设备之间,其包括:
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成第一电压给控制终端供电的电压转换模块;
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成第二电压给MCU控制模块供电的降压模块;
用于将控制终端的输出RS232指令转换为DALI协议指令发送给DALI设备的MCU控制模块;
用于将DALI信号转换为MCU控制模块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的DALI通信接口模块;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连接控制终端和降压模块,所述降压模块连接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连接控制终端和DALI通信接口模块,所述DALI通信接口模块连接DALI设备。
所述的RS232总线与DALI总线的转换装置中,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压转换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电感;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VIN端连接12V供电端、还通过第一电容接地,电压转换芯片的EN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所述12V供电端,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RLIM端通过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BOOT端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电感的一端,所述电感的一端还连接电压转换芯片的SW端、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降压模块、也通过第三电容接地、还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FB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电感的另一端和降压模块,还通过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COMP端依次通过第五电容和第五电阻接地。
所述的RS232总线与DALI总线的转换装置中,所述电压转换芯片采用型号为RT7272BGSP的集成芯片。
所述的RS232总线与DALI总线的转换装置中,所述降压模块包括降压芯片和第六电容,所述降压芯片的VIN端和CE端均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所述VOUT端连接MCU控制模块、还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降压芯片的NC端悬空。
所述的RS232总线与DALI总线的转换装置中,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MCU芯片、晶振、第六电阻、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所述MCU芯片的DVCC端、VEREF+端、AVCC端均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所述MCU芯片的VREF+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所述MCU芯片的P3_4/UTXD0端和P3_5/URXD0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所述MCU芯片的P1_5/TA0端和P1_6TA1端均连接DALI通信接口模块,所述MCU芯片的XT2OUT端通过晶振连接第六电容的一端、还通过第八电容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还连接MCU芯片的XT2IN端,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RS232总线与DALI总线的转换装置中,所述MCU芯片采用型号为MSP430F149 IPM的集成芯片。
所述的RS232总线与DALI总线的转换装置中,所述的DALI通信接口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MB6S整流桥、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晶闸管、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火情监测安防系统
- 下一篇:具有双卡单待功能的GSM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