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1845.0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雪忠 |
主分类号: | B32B15/09 | 分类号: | B32B15/09;B32B3/24;B32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屏 手套 导电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特别涉及一种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
背景技术
科技带来了触摸屏技术的发展,智能触摸屏手机,智能触摸屏电脑等的不断普及发展,触摸屏手套结合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和手套超高导电功能,集科技和保暖为一体,解决了需要戴手套和冬天在室外操作触摸屏智能手机和电脑问题。触摸屏手套可以在冬天和需要戴着手套的情况下,还能灵活操作手机和电脑触摸屏,更具人性化,便捷化,给用户带来更加方便实用。同时也对屏幕的触控性能和效果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只有具备一定全方位高性能导电性能的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介质才可以操控触摸屏,尤其对于一些需要佩戴手套的工作和环境。因此,能反应出具备触摸屏导电面料布的制作的重要性。
鉴于此,虽然目前一些普通导电布料已经在市场有售,但它们采用普通的金属导电面料制成,一般用在电子产品上,而面料的材质一般为没有经过特殊柔软及氧化处理的金属纤维,该种面料对导电的作用其实并不强,而起其质地较硬,金属涂层较厚,长时间接触空气表面金属容易氧化,另外如果编织过密,表面比较粗糙,容易划伤屏幕,若编织过于稀疏,则网孔太大,对触摸屏导电作用相对较弱,不能很好地触控屏幕。其次,有的金属丝直接与皮肤接触会引起皮肤感染或不适过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有益健康又能导电满足导电触控手机和电脑的双重功能的高性能导电布,成为了业界急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其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既能有益健康又能高性能导电满足导电触控手机和电脑的功能效果,还能起到电磁屏蔽防辐射导电的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其包括布料本体,所述布料本体的上下表面均贴合设置金属导电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金属导电层的表面平滑贴覆于布料本体的上下表面。所述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的布料本体为设置于中间的涤纶基布,所述金属导电层由设置于涤纶基布上下表面的镍铜镍合成;所述涤纶基布为50D,68D,75D,150D,200D,300D,420D,600D-1000D涤纶基布中的任一种基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的金属导电层为经线、纬线交叉的网格结构,与所述布料本体编织为一体,为银纤维与涤纶纤维交织、钢纤维与涤棉纱交织、银纤维与银纤维交织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说,所述金属导电层的材料为涤纶纤维、银纤维、铜、镍以及金属纤维、涤棉纱。
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纤维为钢纤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该防辐射导电布幅宽为1.08-1.50米。该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的表面组织结构有梭织(没有弹性)和针织(有弹性)的两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产品质量性能可靠,导电功能稳定,柔软性可塑性好,无毒性,无过敏绿色环保,既能成为有益健康又能导电满足导电触控手机和电脑的双重功能的高性能导电布,还可用作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以达到全方位高性能导电触控手机和电脑的功能效果和电磁屏蔽防辐射导电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技术要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的实施例中的金属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布料本体,2、3、4-金属导电层,5-银纤维,6-涤纶纤维,7-钢纤维,8-涤棉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参见图1所示,一种触摸屏手套导电面料布,可以为银灰色或者黑色,还可以根据要求合成其它需要的颜色,其幅宽为1.08-1.50米,表面组织结构有梭织(没有弹性)和针织(有弹性)的两种,其包括布料本体1,所述布料本体1的上下表面均贴合设置金属导电层2、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雪忠,未经张雪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1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热隔音胶合玻璃结构
- 下一篇:镭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