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风罩罩口风速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9370.1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8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风罩罩 口风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速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排风罩罩口风速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排风罩的检测仪器主要为单独的风速计,检测方法根据GB/T16578-200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中附件“排风罩的测定方法”进行检测。其中“匀速移动法”需要检测人员手持仪器,控制其进行较为复杂的匀速移动,连续测定风速;另一种方法“定点检测法”是把排风罩均分为若干部分,对各自中心处的风速进行测量,通过计算测定排风量。
而在实际工作场所中,排风罩的安装位置普遍较高,检测时需要人手高举风速探头进行测量,易于疲劳,检测点位置控制不精确,加上手动移动探头不能均匀控制速度,使检测结果偏差较大,不能够准确反映排风罩的排风量。
目前的风速计研究方向主要为风速仪自身的准确性和方便性,但对于风速计的实际应用中,确保检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研究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排风罩罩口风 速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排风罩罩口风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手柄、具有刻度的两根支架和表盘,两根支架相互垂直,可伸缩手柄通过旋钮与支架连接,支架上设有风速传感器,可伸缩手柄下端设有步进电机和滑轮,滑轮通过拉线连接风速传感器,表盘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风速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的滑轨边沿设置为波纹状。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线、拉线与风速传感器的连接处设有橡胶防滑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系统使传感器有了支撑点,使检测点定位准确;具有刻度的支架,精确测得排风罩尺寸参数,使用机械控制使风速传感器匀速移动,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支架5上设有风速传感器一1、风速传感器二2、风速传感器三3、风速传感器四4,可伸缩手柄10下端设有步进电机13和滑轮8,滑轮8通过拉线7连接风速传感器一1、风速传感器二2、风速传感器三3、风速传感器四4,表盘11通过数据传输线9连接风速传感器一1、风速传感器二2、风速传感器三3、风速传感器四4;所述支架5上的滑轨12边沿14设置为波纹状;所述数据传输线9、拉线7与风速传感器一1、风速传感器二2、风速传感器三3、风速传感器四4的连接处设有橡胶防滑轮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圆形排风罩为例。
首先,使用支架测量排风罩内径,通过表盘11输入排风罩参数:圆形、半径大小。调节风速传感器一1、风速传感器二2、风速传感器三3、风速传感器四4至排风罩内径刻度,两支架互相垂直并固定,调节可伸缩手柄10至合适长度。将支架5架于罩口上,刻度零点(旋钮6)距罩口中心。开始测量,使用步进电机13控制滑轮8匀速旋转,滑轮通过拉线7带动风速传感器一1、风速传感器二2、风速传感器三3、风速传感器四4同时在滑轨12上由排风罩直径端点向零点匀速移动并进行风速测量。数据信号通过数据传输线9传至表盘11,仪器自动通过相 无阻挡物。具有刻度的支架以连接旋钮为零刻度双向设置长度刻度,内部设计波纹状滑轨,与风速传感器尾部设计的橡胶防滑轮结合,防止风速传感器自动滑动,控制其根据控制定向运动(见图2)。
风速传感器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每秒记录一组数据并进行运算,实时值在屏幕显示。根据排风罩的类型,平均值的计算将有所不同。对于圆形排风罩,根据内径大小和检测时间,判断对应检测时间所检测环形面积,计算出排风罩的通风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9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APWAP隧道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