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车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1608.6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0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奎琦;夏长生;谭一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昌利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173 | 分类号: | B60D1/173;B60D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柴向荣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拖拽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拖车钩。
背景技术
拖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是汽车必不可少的应急救援装置。不同的车辆往往需要不同类型的拖车钩,对于一些重量极大的运货车,其应急时使用的拖车钩必须要有极强的抗拉强度和连接强度,对于此类问题目前大都通过增加拖车钩与车辆的连接点或者连接面积来增大连接强度,增加支撑杆件或对拖车钩与车辆间的连接结构加粗来增大抗拉强度,比如公告号为CN 202863050 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翻转式流转车拖钩,其包括三角架和连接底座,连接底座固定在车身上,三角架呈等腰三角形,该拖车钩使用三角架结构来分担拉力从而增加抗拉强度以及三角架结构形成的两个连接点来增强连接强度。
上述的结构虽然可以解决增强抗拉强度以及连接强度的问题,但使用这类增加拖车钩与车辆的连接机构刚度的结构在拖动时发生急转或者转弯急停之类的特殊情况时,被拖车辆受惯性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个较强的拉力或冲撞力,会对拖车钩以及被拖车辆表面连接部位照成一定的损伤,使被拖车辆表面发生形变影响美观,且严重缩短了拖车钩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和连接强度且具有缓冲保护效果的一种拖车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拖车钩,包括拖车钩本体,连接底座,连接杆件和多个分布在连接杆件周围的弹性伸缩杆件,所述连接杆件和弹性伸缩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拖车钩本体和连接底座铰接,所述连接杆件和弹性伸缩杆件转动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多个杆件增大了连接部位故同时增加了本一种拖车钩的连接强度;由于在连接杆件周围使用的是弹性伸缩杆件,在拖动时发生急转或者转弯急停之类的特殊情况时具有很好的缓冲效果,大大减小了在上述特殊情况下的拉力和冲击力对被拖车辆和本实用新型一种拖车钩的影响,可以很好的解决车辆表面变形以及拖车钩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伸缩杆件和连接杆件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弹性伸缩杆件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杆件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同一平面的对称分布在保证本实用新型美观的同时避免弹性杆件对铰接点产生轴向的力,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久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件和所述弹性伸缩杆件呈锥形分布,开口小的一端位于与所述拖车钩本体连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杆件周围设置与之呈角度分布的弹性伸缩杆件分担受力,从而增加本一种拖车钩的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底座上设有若干第一铰接座,所述拖车钩本体上设有若干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呈三角形,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顶部为圆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铰接座可以对交接点加固,同时避免连接杆件和弹性伸缩杆件与连接底座、拖车钩本体以及铰接座的接触从而防止触碰造成损坏或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底座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可拆卸式安装方便更换和修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拖车钩具有缓冲保护车辆,较强的抗拉强度和连接强度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拖车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拖车钩的正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连接底座;2、弹性伸缩杆件;3、拖车钩本体;4、连接杆件;11、通孔;12、第一铰接座;21、套筒;22、弹簧;23滑动杆;31、第二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拖车钩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拖车钩,包括拖车钩本体3,连接底座1,连接杆件4和两个分布在连接杆件4周围的弹性伸缩杆件2,使用多个杆件增大了连接部位故同时增加了本一种拖车钩的连接强度,所述拖车钩为圆环形,圆环形结构简单,强度大比较适合重量较大的运货车,所述弹性伸缩杆件2和连接杆件4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弹性伸缩杆件2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杆件4的两侧,采用同一平面的对称分布在保证本实用新型美观的同时避免弹性杆件对铰接点产生轴向的力,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久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昌利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昌利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1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独立悬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轮胎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