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力减震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1330.2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2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麦森儿童用品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仓山区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程昭春;林祥翔 |
地址: | 36212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 减震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力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行走或运动中,鞋子上能对人体起到助力或缓冲作用的部位多为鞋底,现有的此类鞋底,由上而下由上层、助力减震层、中间层、底层复合而成,一部分鞋底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助力减震层是由一些具有弹性的鞋材制成,且其助力减震层、中间层、底层合为一体,即整个鞋底只有接触脚底的上层和接触地面的由助力减震层、中间层、底层合为一体的下层,由于弹性材料的弹性有限,只依靠弹性材料并不能起到有效的助力和减震的效果;另一部分鞋底的助力减震层采用气垫,中间层与底层合二为一,由于鞋底对气垫材料的要求较高,因此,气垫多只能做成小面积,难做成覆盖全鞋底的形式,而且气垫的弹性也有限,所以其起到助力和减震的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供助力和减震功能的助力减震鞋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助力减震鞋底,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复合在一起的上层、助力减震层、中间层和底层复合;上述助力减震层包括多根弹簧和气垫;多根所述弹簧布设于脚掌对应位置并张设于所述上层和中间层之间,且多根所述弹簧由中部向四周逐渐稀疏布置,所述气垫设于脚跟对应位置并支撑于所述上层和中间层之间;所述上层和中间层在对应上述弹簧的位置分别设有与多根所述弹簧一一对应且内径相适配的定位卡部;所述气垫的上下表面设有凹坑或凸起,所述上层和中间层在对应所述气垫的位置分别设有与上述凹坑或凸起相适配的凸起或凹坑。
上述定位卡部为弹性气囊;以上述上层和上述中间层上对应于同一根上述弹簧的两个上述定位卡部为一对,各对所述定位卡部间具有间隙,且此间隙小于所述弹簧的形变量。
上述气垫的上表面设有多个上凹坑,下表面设有多个下凹坑,且所述上凹坑和所述下凹坑相错开。
本实用新型的助力减震鞋底,突破传统鞋底的构造形式,多根弹簧根据脚底施力分布情况进行合理布设,并由上层和中间层的定位卡部卡住定位,气垫由自身的凹坑或凸起,与上层和中间层的凸起或凹坑相配合进行限位,使弹簧和气垫高效发挥弹性,当脚底对鞋底进行踩压时,通过弹簧的弹性产生助力,再加上气垫的缓冲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助力减震鞋底,在起跳时可增加助力、落地时可增强缓冲,使人们在运动时更加轻松、有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上层 11-定位卡部
12-凸起 2-助力减震层
21-弹簧 22-气垫
221-凹坑 222-凹坑
3-中间层 31-定位卡部
32-凸起 4-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助力减震鞋底,如图1和2所示,包括上层1、助力减震层2、中间层3、和底层4。
上层1、助力减震层2、中间层3、和底层4由上而下依次复合在一起,助力减震层2包括多根弹簧21和气垫22;多根弹簧21布设于人体脚掌对应位置并张设于上层1和中间层3之间,且多根弹簧21根据人体脚掌的蹬踏施力分布情况由中部向四周逐渐稀疏布置,气垫22设于脚跟对应位置并支撑于上层1和中间层3之间;上层1在对应弹簧21的位置设有与多根弹簧21一一对应且内径相适配的定位卡部11,中间层3在对应弹簧21的位置设有与多根弹簧21一一对应且内径相适配的定位卡部31;气垫22的上下表面设有凹坑或凸起,上层1和中间层3在对应气垫22的位置分别设有与上述凹坑或凸起相适配的凸起或凹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麦森儿童用品科技股份公司,未经福建麦森儿童用品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1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