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油管震击锤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2571.0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姜学明;张红杰;郑军林;赵军;王志坚;王嵩杰;刘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六厂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B25D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油管 震击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下作业的气动油管震击锤,属石油行业井下作业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管广泛应用于石油行业油田勘探开发生产中,油管通过丝扣连接后下入井内,在起出井后需要卸掉丝扣放在地面油管桥架上。但起出井的油管常常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丝扣粘连,有的用液压钳等工具仍卸不动丝扣,需人工用锤头敲击油管节箍松扣后方可卸掉丝扣。人工用锤头敲击油管松扣劳动强度大,特别是一些水井生锈的油管和压裂过的油管丝扣难以拆卸,有时需用锤头敲击几百次才能卸松一根油管,既费时又费力,大大影响了施工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油管柱丝扣难以拆卸,人工用锤头敲击油管既费时又费力的缺陷,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效率高、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的气动油管震击锤。
本实用新型由筒体、筒帽、钩型头、锤头、锤体、推拉杆、气动控制装置组成,筒体上开有滑槽,中间为空腔,腔体内安装有锤体,锤体前端螺纹连接有锤头,锤体下部通过螺纹与推拉杆连接,推拉杆位于筒体的滑槽内,筒帽端部开有中心通孔,螺纹连接在筒体的前端部,钩型头焊接在筒帽外壁上,气动控制装置通过气缸与推拉杆连接。
所述的气动控制装置由气缸、单向节流气阀、两位三通手动气阀、气路开关阀通过气管线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推拉锤体和锤头,通过弹簧缓冲和助力,使锤体、锤头回位时缓冲蓄力,前冲时加速助力撞击油管节箍,同时设计了气动控制装置可控制震击力量和频率,以达到震击松扣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筒体2、筒帽5、钩型头7、锤头9、锤体10、推拉杆11、气动控制装置组成,筒体2上开有滑槽,中间为空腔,腔体内安装有锤体10,锤体10前端螺纹连接有锤头9,锤体10下部通过螺纹与推拉杆11连接,推拉杆11位于筒体2的滑槽内,筒帽5端部开有中心通孔,螺纹连接在筒体2的前端部,钩型头7焊接在筒帽5外壁上,气动控制装置通过气缸13与推拉杆11连接。
所述的气动控制装置由气缸13、单向节流气阀14、两位三通手动气阀15、气路开关阀16通过气管线连接组成。
所述的锤体10后端的筒体2内安装有弹簧12,在锤体10回位时缓冲蓄力,前冲时加速助力。
所述的筒体2后端焊接有手柄1,对筒体2起平衡扶正作用,同时可转动筒体2,使锤头9敲击油管节箍6不同位置。
所述的筒帽5的内台肩上安装有缓冲胶圈8,可避免锤体10在空击时损坏筒帽5。
所述的筒体2上焊接有后吊耳3、前吊耳4,在工作时用钢丝绳悬挂,起到承重和平衡作用。
将本实用新型通过后吊耳3和前吊耳4悬吊在油管节箍6旁边,并用钩型头7钩住油管节箍6,如图1所示。操作人员一只手拉住手柄1,使钩型头7紧紧钩住油管节箍6,另一只手操作两位三通手动气阀15。当两位三通手动气阀15的操作柄在B位时,单向节流气阀14导通气路不节流,气缸13前端进气、后端排气,拉动推拉杆11并带动锤体10和锤头9在筒体2内向弹簧12方向运动,弹簧12受压缩起缓冲蓄力作用;当两位三通手动气阀15的操作柄在A位时,单向节流气阀14单向节流,气缸13后端进气、前端排气,推动推拉杆11并带动锤体10和锤头9在筒体2内向缓冲胶圈8方向运动,弹簧12反弹起加速助力作用,锤体10在气缸13和弹簧12的共同作用下带动锤头9撞击油管节箍6起到震击松扣的效果。气路开关阀16起到气路开关的作用,单向节流气阀14调节气缸13的前端排气速度达到控制锤头9的撞击力量的作用。转动手柄1可使锤头9在不同的方位震击油管节箍,达到更好的松扣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六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六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2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荧光粉初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疫苗的快速组装病毒切向流超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