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600.6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8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睿鑫;唐明星;石建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壳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池包,气流从电池组模块的一端流入,通过进风壳体上的进风孔分别进入电池组,再从出风壳体流出,最后从电池组模块的另一端流出,这种结构的电池包其气流在电池组内的流动没有规律,每个出风孔流出的气流流量比较乱,导致电池组内部的温差较大,造成个别电池温度过高,最终影响整个电池包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降低电池组之间的温差、提高电池包使用寿命的电池包壳体。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电池包壳体,包括外壳、至少一个电池组安装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放置于外壳的下盖板上,电池组安装支架分层依次放置于支撑架上,外壳的上盖板上设有散热孔,外壳的下盖板上设有通风孔,在所述电池组安装支架平行于支撑架的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道,在电池组安装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孔,在电池组安装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进风孔,所述进风孔、出风孔、通道相互连通,所述电池组安装支架开设通道的两端还设置有电池组安装板,所述电池组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通道一一对应。
为充分利用电池组安装支架的使用空间、降低电池包的体积,所述通道分上下两排设置,通道之间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两排通道错位设置。
为了更好的使气流在电池组之间顺利流通降低电池组之间的温差,所述进风孔为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宽度为单节电池单体直径的1/4~3/4,长度不低于电池组总长度的60%。
所述出风孔为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宽度为单节电池单体直径的1/4~3/4,长度不低于电池组总长度的60%。
为了便于气流送入装置的安放及方便操作,可根据具体情况,将支撑架分成若干个小格,每个小格内放置一个气流送入装置。
实际生产中,为了简化操作,电池组安装支架开设通道的一端的电池组安装板可与电池组安装支架合为一体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壳体,在外壳上盖板、下盖板分别设置有散热孔、通风孔,在电池组安装支架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孔、底部开设有进风孔,有利于气流流通。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壳体,将气流送入装置安装于支撑架内,使得气流从下往上依次通过电池组,且进风孔、出风孔与通道相互连通,外壳的上盖板、下盖板上还分别设置了散热孔、通风孔,有利于气流在电池组之间流通,可降低电池组之间的温差,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电池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外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电池组安装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电池组安装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电池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池包壳体,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一个电池组安装支架2、两个支撑架3,如图2所示,每个支撑架3被分成两个小格用于安装气流送入装置;两个支撑架3并排放置于外壳1的下盖板11上,电池组安装支架2放置于支撑架3上;如图3所示,外壳1的上盖板12上设有散热孔7,如图4所示,外壳1的下盖板11上设有通风孔8;如图5所示,在电池组安装支架2平行于支撑架3的方向上开设有二十四个圆形通道4,通道4之间相互连通,通道4分上下两排设置,且上下两排的通道错位设置,错位距离为单节电池单体的直径,在电池组安装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十二个出风孔5,在电池组安装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十二个进风孔6,进风孔6、出风孔5、通道4相互连通,进风孔6、出风孔5均以相应通道4的轴心位置为中心轴对称设置,出风孔5为矩形孔且其长度为65%的电池组总长度、宽度为单节电池单体直径的1/4,进风孔6为矩形孔且其长度为65%的电池组总长度、宽度为单节电池单体直径的1/4;如图6所示,电池组安装支架2开设通道4的两端设置有电池组安装板9,其中一端的电池组安装板9与电池组安装支架2合为一体,电池组安装板9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电池组安装板9上设置有二十四个通孔10,通孔10与通道4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