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轮发动机曲形传动摇臂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3800.2 | 申请日: | 2014-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强;马晓健;邹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发动机 传动 摇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静子调节机构的传动摇臂。该传动摇臂主要功能是传递液压作动筒的直线运动产生的力矩,属于机械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为使燃气涡轮发动机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获得较高的推力或者效率,需要对压气机内的气流方向进行控制。现代发动机主要采用液压传动系统对静子叶片角度进行调节:通过一系列机构的传递,可将液压系统作用力转化成为沿发动机机匣周向的作用力,带动压气机静子叶片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对气流方向的调节。
在整个调节系统中,传动摇臂的作用是将作动筒连杆的直线往复转化为转动力矩(原理简图见图2-1)。传动摇臂由1-套筒、2-臂身和3-卡头构成,套筒为圆环体,臂身为对称平板,卡头为两平行平板构成的爪状结构。基本结构见图1。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基于工程需要(内置传感器、增大强度储备等),作动筒连杆外径增大,导致传动摇臂工作中与作动筒连杆与发生干涉(见图2-1、图2-2)。为了克服传统传动摇臂工作过程中与液压作动筒存在干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形传动摇臂,该传动摇臂采用曲形臂身,使卡头中心轴与臂身对称轴呈一定的角度,增大了摇臂与作动筒间的空间间隙,且不改变接口尺寸,保证不同直径的作动筒作动杆在此处具有较高的互换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传统的摇臂可以将作动筒与操纵支架连接起来实现功能,但如果相邻结构件发生变化或空间有所变化,这类摇臂就不能实现行程范围内可靠的运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1.由于机构的运动不是平面运动,传动摇臂与作动筒可调接头连接应该可发生相对转动并保持一定的可调空间;
2.由于空间限制,卡头尺寸不能太大,但由于改进作动筒控制精度的要求,在与摇臂连接的作动筒接头内装有传感器导致接头直径变大,在不改变其他零组件结构的前提下实现调节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传动摇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曲形臂身2和卡头3(见图3),套筒1为圆筒状结构,径向对称开有销钉孔,卡头3为双耳片结构,曲型臂身2一端连接套筒,另一端连接卡头3(见图3、图4-2)。
套筒1套在传动杆上;曲形臂身2呈“〉”形,卡头3与作动筒连接,可发生相对转动。对于可调接头较粗的作动筒,在同样的作用距离下,作动筒与摇臂的卡头3不发生干涉(如图4-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直接将本实用新型的摇臂应用于涡轮发动机静子调节机构的传力,安装方便,可调范围大,结构限制小。
附图说明
图1 传力摇臂基本构成示意图
图2-1 传力摇臂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2 发生干涉部位示意图
图3 新型摇臂的构成示意图
图4-1 传力摇臂与相邻零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4-2 本专利传力摇臂基本结构说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新的传力摇臂包括套筒、曲形臂身、卡头三部分。套筒套在传动杆上;曲形臂身呈“〉”形,用于连接套筒和卡头,卡头与作动筒形成铰接,可发生相对转动。基本工作原理为,作动筒连杆伸缩,带动摇臂卡头进行相应的移动,使摇臂沿套筒轴线发生转动,最终将转动力矩传递到传动杆上。
一种涡轮发动机静子调节机构的传动摇臂,其特征在于:包含套筒1、臂身2、卡头3三部分。套筒1套在传动杆7上;臂身2呈“〉”形,与卡头呈空间角度连接。卡头3与作动筒可调街头6连接,可发生相对转动(如图4-1所示)。
在可调工作行程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引入新式传感器而导致作动筒接头直径变大,传统摇臂不能实现较大的工作范围,从而只有使臂身呈“〉”形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改变摇臂臂身结构的同时,又不能改变前后的安装尺寸,导致卡头部分相对于臂身不是一个简单的夹角,而是一个空间的角度,从设计上要严格保证这种形式,以免引起可调行程内与相邻件的干涉(如图4-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3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加脂剂
- 下一篇:鉴定双翅目昆虫的分子生物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