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面镜的减震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2952.0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6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蒲希;饶鹏;孙胜利;肖金才;金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7/182 | 分类号: | G02B7/18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镜 减震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平面镜调节装置,尤其能对平面镜进行减震及高精度调节的机构,并且此装置对平面镜造成的变形满足光学系统对平面镜的面形要求。
背景技术
目前,精密光学系统中,公知的平面镜放置装置有两种:一种是V型支撑放置,还有一种是将平面镜放置在带有薄钢带的装置上,再将此装置放置在气浮平台上。第一种方式虽简单方便,但由于V型支撑与平面镜是线接触,会对平面镜造成较大变形,很有可能达不到面形要求;第二种方式可以达到较高的减震高精度调节要求,但整套装置体积大、成本高、加工周期长,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平面镜放置装置要么会对平面镜造成较大变形而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要么能满足要求但代价大的不足,本专利提供了一种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能使平面镜仅产生微小的变形,而且还可以进行高精度调节,可以使平面镜快速进入稳定状态。
该机构包括薄钢带2、挡块3、吊块4、半螺纹螺栓5、侧向螺纹调节杆6、背部调节机构7、放松调节螺杆7-1、拉紧调节螺杆7-2、拉紧钢带7-3、背部螺纹调节杆8、底部螺纹调节杆9、主结构10。
所述的薄钢带2厚0.2mm;
所述的侧向螺纹调节杆6共2根,采用黄铜材料;
所述的背部调节机构7共4组,背部调节机构7采用省力杠杆结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6:1;
所述的背部螺纹调节杆8共3根,采用黄铜材料;
所述的底部螺纹调节杆9共3根,采用不锈钢材料;
所述的主结构10采用2A12材料;
所述的侧向螺纹调节杆6、放松调节螺杆7-1、拉紧调节螺杆7-2、背部螺纹调节杆8和底部螺纹调节杆9均采用细牙螺纹。
平面镜1用薄钢带2通过半螺纹螺栓5悬挂在主结构10上,侧向螺纹调节杆6通过螺纹孔连接在主结构10上,背部调节机构7通过螺钉连接到主结构10上,拉紧钢带7-3一端连接背部调节机构7,一端连接平面镜1,背部螺纹调节杆8通过螺纹孔连接在主结构10上,底部螺纹调节杆9通过螺纹孔连接在主结构10上。
工作原理是:平面镜1用薄钢带2通过半螺纹螺栓5悬挂在主结构10上,平面镜1能自由摆动。平面镜1前后方向通过一端连接平面镜1,一端连接背部调节机构7的拉紧钢带7-3拉住,并通过背部螺纹调节杆8顶住平面镜1来实现定位。平面镜1的两侧通过侧向螺纹调节杆6顶住来实现定位。主结构10通过底部螺纹调节杆9来实现上下、俯仰方向的微调。将平面镜1放置在薄钢带2上后,轻轻拨动平面镜1,使其处于自由摆动状态。缓慢调节背部调节机构7上的放松调节螺杆7-1和拉紧调节螺杆7-2,使薄钢带7-3刚好拉住平面镜1,调节背部螺纹调节杆8,使其刚好顶住平面镜1。调节侧向螺纹调节杆6,使其刚好顶住平面镜1。调节底部螺纹调节杆9来实现平面镜1上下、俯仰方向的调节。在调节过程中,应确保平面镜1处于光学系统中,根据干涉条纹的变化来调节各个调节杆。这样可以保证平面镜1不因局部受力而产生变形,并且平面镜1悬挂在主结构上,当有震动传入系统时,背部调节机构7、背部螺纹调节杆8以及侧向螺纹调节杆6可以减震,能使平面镜1快速进入稳定状态。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在仅使平面镜1产生微小变形的情况下,通过高精度调节机构,可以使平面镜1快速进入稳定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的调节机构图,图1(1)是前侧视图,图1(2)是后侧视图。
图2是本专利的背部调节机构图。
图中1.平面镜,2.薄钢带,3.挡块,4.吊块,5.半螺纹螺栓,6.侧向螺纹调节杆,7.背部调节机构,7-1.放松调节螺杆,7-2.拉紧调节螺杆,7-3拉紧钢带,8.背部螺纹调节杆,9.底部螺纹调节杆,10.主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直径为600mm的微晶平面镜1放置在厚度为0.5mm的薄钢带2上,通过吊块4以及M14的半螺纹螺栓5挂在主结构10上,调节侧向螺纹调节杆6顶住平面镜1两侧,组合使用放松调节螺杆7-1和拉紧调节螺杆7-2使拉紧钢带7-3拉住平面镜1,调节背部螺纹调节杆8以顶住平面镜1,调节底部螺纹调节杆9来实现平面镜1上下、俯仰方向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2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术室用观片箱
- 下一篇:一种大口径超薄平板的快速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