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袋装硅胶挤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1386.1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7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麻超;韩帅;田树全;吕学斌;荣丹丹;万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袋装 硅胶 挤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装框辅助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产品,是将可以转化太阳能的光伏电池片封装起来,形成光伏组件,用于封装光伏组件的材料包括EVA、背板、玻璃,按照顺序层叠好,进入层压机,利用层压机内部高温,将EVA融化以后再冷却,使这几种封装材料粘接到一起,但是仅仅将其进行封装是不够的,由于光伏组件通常安装在户外,所处的环境较恶劣,而封装组件所使用的材料均为软质或者易碎材料,所以还需要将光伏组件安装边框,避免水汽等侵入组件背部并且能够增加组件的机械强度,目前太阳能光伏组件在组件装框环节使用铝型材和硅胶进行封装,硅胶是一种流体材料,一般采用桶装的形式进行外包装,其内部采用袋装,在组件的生产工艺中一般使用打胶机将硅胶挤出,但是打胶机不能够将袋装的硅胶完全从袋内挤出,往往到最后仍有一部分硅胶残留,造成材料浪费,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袋装的硅胶完全挤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袋装硅胶挤出装置,该装置利用两个相互啮合的滚轴将放在两个滚轴中间的硅胶袋进行挤压,能够彻底的将硅胶挤出,并且该滚轴的轮齿为平滑的圆弧形面,不会在操作过程中将硅胶袋挤破,保证了材料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袋装硅胶挤出装置,包括支撑台,在支撑台上设有轴线相互平行的两个滚轴,在两个滚轴的表面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一圈轮齿,所述轮齿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滚轴的轴向方向相同,所述两个滚轴通过轮齿相互啮合,所述的两个滚轴的两端均通过半环形的卡套与支撑台固定,所述两个滚轴与卡套之间设有轴承,在其中一个滚轴的一端连接有摇把,所述轮齿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相邻的两个轮齿之间的齿槽为与轮齿截面形状相同的内凹的半圆形。
优选的,在支撑台上设有矩形的开孔,所述开孔位于两个滚轴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滚轴两端段的轴径小于中间段的轴径,所述轮齿位于滚轴中间段的外表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相互啮合的两个滚轴,用摇把摇动其中一个滚轴,通过轮齿使另一个滚轴也转动,将硅胶袋放在两个滚轴的啮合处,随着滚轴的滚动硅胶袋向下运动,同时将袋子内的残存硅胶完全挤出,因为轮齿为平滑没有棱角的半圆形,且两个轮齿之间的齿槽也为没有棱角的内凹半圆形,在啮合的时候两者相互配合,不会在挤压硅胶袋的时候将其挤破,防止了材料的泄漏,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节约的原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俯视图;
图3 为图1的侧视图。
其中,1、支撑台,2、滚轴,3、轮齿,4、卡套,5、轴承,6、摇把,7、齿槽,8、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袋装硅胶挤出装置,包括支撑台1,在支撑台1上设有轴线相互平行的两个滚轴2,在两个滚轴2的表面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一圈轮齿3,所述轮齿3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滚轴2的轴向方向相同,所述两个滚轴2通过轮齿3相互啮合,所述的两个滚轴2的两端均通过半环形的卡套4与支撑台1固定,所述两个滚轴2与卡套4之间设有轴承5,在其中一个滚轴2的一端连接有摇把6,所述轮齿3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相邻的两个轮齿3之间的齿槽7为与轮齿3截面形状相同的内凹的半圆形。
在支撑台1上设有矩形的开孔8,所述开孔8位于两个滚轴2的正下方。所述滚轴2两端段的轴径小于中间段的轴径,所述轮齿3位于滚轴2中间段的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1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