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排气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0056.0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1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谈安令;戴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卢胜斌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排气 管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汽车发动机排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排气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重型汽车发动机尾气,为了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在增压器后来连接有SCR箱(选择性催化还原消声器),废气经过SCR箱催化还原后,排入大气。增压器与SCR箱之间的连接管路结构为,蝶阀2前端通过气管10与发动机增压器用第一卡箍1连接,后端与排气补偿器5连接,排气补偿器5后面用第二卡箍3连接气管10;气管10后面与SCR箱9用第三卡箍6连接。蝶阀2固定在支架4上,支架4固定在发动机本体上。SCR箱9与SCR箱支架8用SCR箱箍带7固定在一起;SCR箱支架8固定在车架上。
油耗一直都是用户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对整车价值评估的指标之一。油耗高低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使用成本,影响到每个用户的切身利益。因此,降低油耗非常重要,降低油耗的措施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对排气管路系统结构进行优化,以保持气流顺畅,从而减小气流阻力,降低排气背压。降低了排气系统背压,降低整车油耗,适用于满足国四排放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排气系统背压、低整车油耗的新型排气管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排气管路系统,包括蝶阀、排气补偿器和SCR箱,蝶阀进气端设有第一卡箍,蝶阀出气端通过第二卡箍与排气补偿器的补偿器柔性管连接,排气补偿器与SCR箱之间通过第三卡箍连接。
进一步,所述蝶阀采用集成蝶阀。
进一步,所述补偿器柔性管的长度增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发动机增压器出口直接连接蝶阀,大大的降低了蝶阀与增压器之间的距离。采用集成蝶阀,增大蝶阀内径,提升排气制动性能。增加了柔性管有效部分的长度,提升排气补偿器的补偿能力,有效减小了振动对SCR箱的冲击。这样整个管路系统走向更平缓,拐点更少,布置更合理,气流更顺畅;系统背压更低,有效降低油耗。管路系统零件种类更少,成本更低,而且减小了装配强度,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维修也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重型汽车排气管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卡箍;2、蝶阀; 3、第二卡箍;4、支架;5、排气补偿器;5-1、补偿器柔性管;6、第三卡箍;7、SCR箱箍带;8、SCR箱支架;9、SCR箱,10、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见图1至图2所示,新型排气管路系统,包括蝶阀2、排气补偿器5和SCR箱9,蝶阀2进气端设有第一卡箍1,蝶阀2出气端通过第二卡箍3与排气补偿器5的补偿器柔性管5-1连接,排气补偿器5与SCR箱9之间通过第三卡箍6连接。发动机增压器出口直接连接蝶阀2,取消了原有管路中的气管10,大大降低了蝶阀2与增压器之间的距离。
对排气管路扩大管径,采用Ф110外径,相比旧排气系统Ф100外径,气流更加畅通。相应的,蝶阀2采用集成蝶阀,增大蝶阀内径,有效提升排气制动性能。
具体实施时蝶阀固定支架4采取小型化,使得增压器出口的连接第一卡箍1受力更小,有效延长了该处第一卡箍1寿命,降低了此处由于卡箍失效带来的漏气风险。
为了提升排气补偿器5的补偿能力,有效减小了振动对SCR箱9的冲击,排气补偿器5更容易装配,寿命更长,采取对补偿器柔性管5-1的长度增加,增加了柔性管部分的有效长度。
对SCR箱箍带7的结构,用2根整体箍带形式代替原有的6根半圆式箍带形式,在箍带可靠性不变和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减小了箍带的装配、拆卸强度。和SCR箱9一样,SCR箱箍带7采用不锈钢材料,使得SCR箱箍带7和SCR箱9整体外观更好看,更显档次,一体性更强。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发动机增压器出口直接连接蝶阀,大大的降低了蝶阀与增压器之间的距离。采用集成蝶阀,增大蝶阀内径,提升排气制动性能。增加了柔性管有效部分的长度,提升排气补偿器的补偿能力,有效减小了振动对SCR箱的冲击。这样整个管路系统走向更平缓,拐点更少,布置更合理,气流更顺畅;系统背压更低,有效降低油耗。管路系统零件种类更少,成本更低,而且减小了装配强度,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维修也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0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