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粉尘烘干机视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7542.7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2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兆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8B15/02;B08B1/04;B08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粉尘 烘干机 视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粉碎烘干机,尤其是涉及颗粒粉碎烘干机的视窗结构,是一种颗粒粉尘烘干机视窗结构。
背景技术
颗粒粉碎烘干机,是对颗粒进行反复粉碎和烘干的设备,由于其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多的粉尘,故一般在设备外部设置外罩结构,以防止粉尘外泄影响工作间的环境。现有的外罩结构通常是箱体并带有一扇可以打开的门体,通过打开门体,方便操作人员观察粉碎烘干机工作状态。但这样显然是较为不便的,当颗粒粉碎烘干机在工作时打开门体,也会导致粉尘外泄,影响工作间环境,同时不利于操作者的健康。虽然可以将门体设计为透明视窗的门体,但由于内部粉尘的飘散容易沾满门体内侧,同样是无法较好的观察内部工作情况。为此,有待对现有颗粒粉碎烘干机的视窗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向本领域提供一种颗粒粉碎烘干机视窗结构,使其解决现有同类视窗结构面对粉尘工况时,较难观察视窗内工作状态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颗粒粉碎烘干机视窗结构包括一块透明的视窗板,视窗板的内侧设有呈扇形转动的刮尘器,刮尘器由支架、骨架、刷体构成,刷体固定于骨架,骨架一端与支架一端铰接,且铰接部位设有使骨架上的刷体压紧所述视窗板内侧面的扭簧,支架另一端设有旋转轴,旋转轴旋转定位于所述视窗板底部中间位置,且旋转轴伸出视窗板固定连接旋转手柄。通过该种方案结构,通过手动控制视窗板内侧刮尘器动作,从而清理视窗板内侧粉尘,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颗粒粉碎烘干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视窗板内侧对应所述刮尘器刮尘范围的下部设有收纳槽。该收纳槽是用于收纳刮尘器刮除的粉尘。
对收纳槽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视窗板内侧对应所述刮尘器刮尘范围的下部设有与视窗板之间可拆卸的收纳座,收纳座内设有收纳槽。通过该可拆卸的收纳座,从而方便取出收纳座,处理内部积存的粉尘。具体的方案结构为:所述视窗板底部设有与收纳座配合的抽屉架,收纳座滑动推入抽屉架内,且视窗板底部设有将收纳座锁紧于抽屉架内的旋转锁扭。
所述旋转手柄替换为旋转电机,对应的所述视窗板外侧设有控制旋转电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按钮,控制电路连接外部电源。通过采用旋转电机控制刮尘器动作,从而节省人力,使用较为方便。
该颗粒粉尘烘干机视窗结构还包括一个安装于视窗板顶部的抖尘机构,抖尘机构包括电机架、电机、偏心块,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于视窗板内侧面,电机输出轴连接偏心块,电机外接开关和电源。通过抖尘机构,能够将视窗板内侧的粉尘抖落,配合刮尘器一并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透明的视窗结构上增加刮尘器,从而在不开启视窗结构,即可方便刮除视窗上的粉尘,方便观察视窗内的工作状态。同时,在视窗底部增加粉尘收纳结构,使得被刮除的粉尘可以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价值。其适合作为各类粉尘工作间的视窗结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手柄,并作了A部框定。
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部分箱体结构,并作了B部框定。
图3是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及名称为:1、视窗板,101、抽屉架2、箱体,3、支架,301、旋转轴,4、刷体,5、刮尘范围,6、收纳座,601、拉手,602、收纳槽,7、旋转锁扭,8、骨架,9、扭簧,10、旋转手柄,11、电机架,12、螺栓,13、电机,14、偏心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兆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兆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7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水烟雾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管道焊接接头水幕式喷淋头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