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6860.1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应亚利;范子柱;沈源;由毅;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试验 机油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内的机油在机油泵产生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在发动机内循环,对发动机的零件起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在汽车发动机的试验中,需要将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和恒温冷却装置连接在一起形成循环,并对从发动机内流出的机油进行冷却。为了使发动机、机油滤清器以及恒温冷却装置之间的连接更方便,技术人员设计了一种机油转接。机油转接座用于将机油从机油滤清器处引出,经过恒温冷却装置冷却后再流回发动机的主油道。目前机油转接座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机油转接座上测得的机油压力不能反应发动机主油道的机油压力,导致测量的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检测发动机主油道内的机油各项参数并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本体设有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一油道、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二油道及检测油口,其中,所述第一进油口开设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并用于与机油滤清器相连接;所述第一出油口开设在所述侧面上并用于与恒温冷却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油道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并连通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开设在所述侧面上并用于与恒温冷却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油口开设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并用于与发动机主油路相连;所述第二油道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并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检测油口开设在所述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二油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油口包括机油压力检测油口以及机油温度检测油口,所述机油压力检测油口用于与压力传感器,所述机油温度检测油口用于与温度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油口邻近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二出油口底部形成环绕所述第一进油口的槽道。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多个螺纹连接孔,所述多个螺纹连接孔用于安装所述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同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油道与所述第一油道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其第二油道中的机油直接进入发动机主油道,检测油口与第二油道连通,这样通过检测油口检测到的第二油道内的机油的相关数据例即为发动机主油道内机油的实际数据,因此利用上述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可以方便获得发动机主油道内的机油的各项参数,并可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另外,上述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中的第二出油口和第一进油口进行集成和嵌套设计,从而减少了机油转接座的整体厚度,并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的顶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大致呈块状结构,其作为机油外循环冷却的一个连接装置,用于将机油从机油滤清器处引出,经过恒温冷却装置冷却后再流回发动机主油道。
具体的,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试验用机油转接座,包括本体11。本体11大致呈块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2与第二表面113、以及连接第一表面112和第二表面113的侧面114。本体11上设有第一进油口12、第一出油口14、第一油道21、第二进油口15、第二出油口16、第二油道23以及检测油口30。
第一进油口12开设在本体11的第一表面112上并用于与机油滤清器连接。
第一出油口14开设在本体11的侧面114上并与恒温冷却装置的入口连接,从而将机油导入到恒温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第一进油口12与第一出油口14呈相互垂直设置。
第一油道21设置于本体11内并连通第一进油口12和第一出油口14。第一油道21在本实施例中为直油道。第一油道21从大致本体11的中部位置直线延伸至端部。
第二进油口15开设在本体11的侧面114上并与恒温冷却装置的出口连接,从而将经过恒温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机油输送回至机油转接座内。第二进油口15与第一出油口14设置于机油转接座的同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轴发动机机油进油导管装置
- 下一篇:斜置发动机油底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