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合模稳定性的抽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6186.7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6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肖红亮;戴碧清;陈旭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康佳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东莞市旭通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1805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稳定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合模稳定性的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作为塑料加工中重要的成型方法之一,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塑料制品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塑料制品的精度、表面质量和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现有注塑模具装置,当注塑压力过大时,往往因导柱及压块对侧滑件的抵压作用力不足,而使侧滑件移动,从而无法确保注塑模具装置合模的稳定性。无法满足企业制造成本及短制造周期等需求,给管理和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制约了企业的产能、效率及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年来,珠江三角地区的模具企业竞争力度越显激烈,各企业纷纷提出高效生产,高质量生产,低制造成本及短制造周期。因此传统的制造技术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开发一种改善注塑工艺及合模稳定性、提高注塑品质的注塑模具装置,就变得较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注塑精度及合模稳定性的注塑模具装置,保证了模具在长期放置时以及开模时滑件的定位,确保注塑模具装置合模的稳定性,提高塑胶件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合模稳定性的抽芯机构,其包括动模组和定模组,动模组包括一动模板,定模组包括一定模板及一定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在定模板与动模板上的侧滑件,该侧滑件上设有倾斜孔,以及设在定模板与动模板上的压块和倾斜导柱,倾斜导柱接入在侧滑件的倾斜孔内,所述定模板合模面上设有固定块,该固定块上分别设有导杆,与导杆相对应的动模板合模面上设有导孔。
所述动模板设有一凹槽和一定位槽。
所述压块包括一主体,该主体上部设有一卡凸部,压块的卡凸部设在定模板上,主体下部设有一卡持部,压块的卡持部设在动模板的定位槽内。
所述定模板上设有倾斜孔及与压块的卡凸部相配合的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的注塑模具装置,通过倾斜导柱及压块抵压在侧滑件上使侧滑件定位,且通过压块的卡持部设在定位槽内,从而使压块能可靠地抵住侧滑件,由此可增加锁模力,以避免当注塑压力过大时侧滑件发生位移,提高了模具在长期放置时以及开模时滑件的定位强度,增加注塑模具装置合模的稳定性,提高塑胶件的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装置合模状态局部图。
图中:1.动模组 2.定模组 10.定模板
11.定模固定板 20.动模板 202.定位槽
30.压块 301.卡凸部 302.卡持部
40.固定槽 401.固定槽 402.倾斜孔
50.倾斜导柱 60.侧滑件 601.倾斜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提高合模稳定性的抽芯机构,其包括动模组2和定模组1,动模组2包括一动模板20,定模组1包括一定模板10及一定模固定板11,其还包括设在定模板10与动模板20上的侧滑件60,该侧滑件60上设有倾斜孔601,以及设在定模板10与动模板20上的压块30和倾斜导柱50,倾斜导柱50接入在侧滑件60的倾斜孔601内。为了提高注塑时模具中镶件的强度,在所述定模板10合模面上设有固定块,该固定块上分别设有导杆,与导杆相对应的动模板20合模面上设有导孔。
所述动模板20设有一凹槽201和一定位槽202。
所述压块30包括一主体,该主体上部设有一卡凸部301,压块30的卡凸部301设在定模板10上,主体下部设有一卡持部302,压块30的卡持部302设在动模板20的定位槽202内。
所述定模板10上设有倾斜孔402及与压块30的卡凸部301相配合的固定槽40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的注塑模具装置,通过倾斜导柱50及压块30抵压在侧滑件60上使侧滑件60定位,且通过压块30的卡持部302设在定位槽202内,从而使压块30能可靠地抵住侧滑件60,由此可增加锁模力,以避免当注塑压力过大时侧滑件60发生位移,提供了模具在长期放置时以及开模时滑件的定位强度,可确保注塑模具装置合模时的稳定性,提高塑胶件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康佳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东莞市旭通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康佳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东莞市旭通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安全顶出机构
- 下一篇:镶件互换注塑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