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读燃气表的光电直读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8900.8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7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伟;雷俊勇;孙锦山;周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6 | 分类号: | G01F1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读 燃气 光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读燃气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读燃气表的光电直读板。
背景技术
现有直读燃气表的光电直读板由主板及光电板构成。由于光电板需要焊接在主板上,需使用专门的焊接工装,增加焊接人工成本。光电板安装及焊接不方便,影响生产效率,且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413149,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直读光电传感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直读光电传感器,它包括框架、多个字轮、多个光电板以及主控板,字轮与光电板交错设置于框架之内,主控板设置于框架的一侧,且主控板与框架上具有对应的多个开槽,多个光电板分别插入多个开槽内,通过其两侧的接脚与主控板相连,光电板的一侧的每个接脚上形成一个焊点,另一侧的每个接脚上形成一个焊点,以通过以上两侧焊点将光电板焊接于主控板上。其不足之处是,光电板安装及焊接不方便,影响生产效率,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直读燃气表的光电直读板组装不方便,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直读燃气表的光电直读板,其组装方便,且成本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读燃气表的光电直读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若干个光发射模块和若干个光接收模块,所述光发射模块和光接收模块交错设置且呈直线排列,所述光发射模块包括五个光发射管,所述光接收模块包括一个光接收管,所述光发射模块上方设有第一光传导元件,所述第一光传导元件内设有五个独立的第一光传输通道,所述光接收模块上方设有第二光传导元件,所述第二光传导元件内设有第二光传输通道,所述五个第一光传输通道的光入射端的位置分别与五个光发射管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五个第一光传输通道的光出射端的位置分别与第二光传输通道的五个光入射端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光传输通道的光出射端的位置与光接收管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技术方案中,光发射模块包括的五个光发射管分别与直读燃气表的微处理器电连接,光接收模块的光接收管与直读燃气表的微处理器电连接。光接收模块为四个,呈直线排列,相邻两个光接收模块之间设有一个光发射模块,光接收模块与光发射模块之间设有一个字轮。主板上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字轮、第二字轮……第六字轮。
工作时,微处理器控制第一字轮右侧光发射模块的第一个光发射管发光,光发射管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光传导元件中对应的第一光传输通道传输,该第一光传输通道的光出射端发光,如果此时第一字轮对应位置有透光槽,则第一字轮左侧的第二光传导元件接收到光,并将光传输到光接收管,光接收管输出低电平到微处理器;如果此时第一字轮对应位置没有透光槽,则第一字轮左侧的第二光传导元件接收不到光,光接收管输出高电平到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控制第一字轮右侧的五个光发射管依次发光,检测第一字轮左侧的光接收管的接收情况,根据接收情况得到一个编码,从而得出此时第一字轮的读数。接着,微处理器控制第二字轮左侧的五个光发射管依次发光,检测第二字轮右侧的光接收管的接收情况,根据接收情况得到一个编码,从而得出此时第二字轮的读数。如此循环,得到所有字轮此时的读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光传导元件与主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光传导元件与主板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光传导元件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光传导元件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主板上设有与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槽以及与第二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主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光发射管的第一凹槽以及用于放置光接收管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光传导元件的五个光入射端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光传导元件的光出射端插入对应的第二凹槽内。第一凹槽能够使每个光发射管发光时光能够完全进入对应的第一光传输通道,光线不会散射。第二凹槽能够使第二光传输通道输出的光完全被光接收管接收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光传导元件的五个光出射口沿同一圆周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光传导元件上相邻两个光出射口之间呈34度-38度夹角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光发射模块和光接收模块设置在主板上,电路稳定性好,通过光传导元件导光,无需焊接,组装方便,同时有效降低了成本。(2)光发射模块和光接收模块交错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8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