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负一层旋转掉头的全地下立体车库的进出车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5515.8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何于江;郭磊;张余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于江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层 旋转 掉头 地下 立体车库 进出 交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在负一层旋转掉头的全地下立体车库的进出车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立体车库主要分两大类地上式和地下式,其主体框架以钢梁结构为主,地上式对周边环境的整体性破坏较大,且占地面积大。而且车库是开方式的,使车库的机构和车辆完全暴露在风雨烈日之中。
而对于地下式的立体车库,在自动化立体停车库领域中,为了司机存取车辆方便,一般在出入口区域设置转盘,实现车辆的正向驶入、正向驶出,对于梳齿交换式立体车库来说,只是简单的转盘就不能解决问题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在负一层旋转掉头的全地下立体车库的进出车交换装置,应用于全地下立体车库的负一层,可以应用于梳齿交换式的立体车库,具有结构简单、总造价低的特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负一层旋转掉头的全地下立体车库的进出车交换装置,包括置车梳齿总成、升降机总成、旋转外梳齿机构总成和停车机构总成;置车梳齿总成设置于出入口层,升降机构总成设置于升降井道内,旋转外梳齿机构总成设置于负一层的一侧,停车机构总成设置于负一层的另一侧和停车层的两侧;
置车梳齿总成包括微动内梳齿、置车外梳齿和第一横向移动机构,置车外梳齿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连接,第一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横移钢架、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一驱动滚轮,置车外梳齿安装于第一横移钢架上,驱动滚轮安装在第一横移钢架的前后两个横梁下方并且设置于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上,由第一行走电机驱动第一驱动滚轮行走;
升降机构总成由升降驱动系统和升降内梳齿组成,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升降电机,升降电机输出轴与卷筒相连,卷筒上缠绕有四根钢丝绳,四根钢丝绳分别连接升降内梳齿的四角;
旋转外梳齿机构总成包括第二横向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和旋转外梳齿,第二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横移钢架、第二行走电机和第二驱动滚轮,第二驱动滚轮安装在第二横移钢架的前后两个横梁下方并且设置于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上,由第二行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滚轮行走;旋转机构安装在第二横移钢架的中心,旋转外梳齿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上方;
停车机构总成包括停车外梳齿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框架、驱动电机和滚轮,驱动滚轮安装在移动框架的前后两个横梁下方并且设置于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上,由驱动电机驱动滚轮行走,停车外梳齿安装于驱动滚轮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置车梳齿总成设置于升降井道的一侧或者两侧。
进一步的,前述升降内梳齿和微动内梳齿为内梳齿结构,内梳齿结构包括左梳齿和右梳齿,左梳齿和右梳齿为对称结构,左梳齿和右梳齿分别由一根纵支梁和设置于纵支梁内侧的等间距分布的横支撑杆组成,左、右梳齿上相对应的横支撑杆分布在同一直线上。
前述置车外梳齿、旋转外梳齿和停车外梳齿均为外梳齿结构,外梳齿结构包括钢框架和支撑杆,钢框架由纵梁和安装于纵梁两端的横梁组成,纵梁两侧等间隙的设有若干支撑杆形成梳齿状,支撑杆均平行于所述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在负一层由旋转外梳齿机构将车辆调头,升降机将车辆提升至出入口层,交换到出入口外梳齿装置,由外梳齿装置平移至出入口,实现车辆正进正出,可以应用于梳齿交换式的立体车库,具有结构简单、总造价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出入口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入口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负一层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外梳齿机构总成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外梳齿机构总成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外梳齿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梳齿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外梳齿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内外梳齿交换示意图侧视图。
附图标记:1-置车梳齿总成、2-升降机构总成、3-旋转外梳齿机构总成、4-停车机构总成、5-微动内梳齿、6-置车外梳齿、7-升降内梳齿、8-卷筒、9-钢丝绳、10-升降井道、11-旋转外梳齿、12-旋转机构、13-第二横移钢架、14-第二驱动滚轮、15-内梳齿机构、16-外梳齿结构、17-纵支梁、18-横支撑杆、19-钢框架、2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于江,未经何于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5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式防雷防爆防断线绝缘子引弧棒
- 下一篇:一种悬式瓷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