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浸油润滑的空管雷达天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9959.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9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雷;张伟;唐为民;董青;张戎斌;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润滑 雷达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管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管雷达的天线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管雷达的天线座包括底座1、回转支承大齿轮6、两个传动齿轮5、转盘7和两只减速机2;回转支承大齿轮6和两个传动齿轮5均位于底座1内,两个传动齿轮5分别安装在两个减速机2的输出轴上,转盘7固定连接着回转支承大齿轮6的顶面,两个传动齿轮5通过和回转支承大齿轮6的啮合传动,带动转盘7转动。其中齿轮传动副的润滑方式为强制润滑,即将1个容积60公升的电动润滑泵站安装在底座1下方,将电动润滑泵站上的6根内径6mm的输油管分别连接到天线座内的回转支承大齿轮的轴承滚道内、回转支承大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位置、减速电机内,为这些部位的传动零部件进行供油润滑。该润滑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电动润滑泵站与天线座及减速电机之间需要连接多根油管,润滑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油管接头部位容易发生渗油现象。2.在实际使用中,输油管内部的润滑油因低温(≤-30℃)而逐渐凝固堵塞,或长期使用后油管内部产生油垢而逐渐堵塞,从而使供油润滑系统失效,天线座内传动零部件在无润滑保护油膜下干摩擦运转极易损坏,无法保障空管雷达天线可靠连续运转。3.空管雷达天线座及电动润滑泵站通常安装在高塔平台上工作,改进前的天线座及电动润滑泵站没有安装油位油温监测器,工作人员无法在高塔下面的机房内远程监测天线座及电动润滑泵站内的油位油温状况,无法及时发现并排除天线座及电动润滑泵站的油位油温故障,无法保障空管雷达天线可靠连续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保证空管雷达的天线座内的回转支承大齿轮等传动零部件始终处于可靠润滑状态,并能够通过油位油温监测器时刻远程监测润滑油的油位油温状况,保障空管雷达天线的可靠连续运转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改进,提供一种具有浸油润滑的空管雷达天线座。
具有浸油润滑的空管雷达天线座包括底座1、回转支承大齿轮6、两个传动齿轮5、转盘7和两个减速机2;回转支承大齿轮6和两个传动齿轮5均位于底座1内,两个传动齿轮5分别安装在两个减速机2的输出轴上,转盘7固定连接着回转支承大齿轮6的轴向一侧的顶面,两个传动齿轮5通过和回转支承大齿轮6的啮合传动,带动转盘7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底部密封的扁盒状的盒体,其内充有润滑油,使回转支承大齿轮6的下部和两个传动齿轮5的下部浸入润滑油中。
润滑油的浸润高度为回转支承大齿轮6的轴向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浸润式润滑结构,使传动齿轮、回转支承大齿轮等传动零部件完全浸没在高级齿轮润滑油SHC629中啮合传动,避免了过去采用电动润滑泵站供油润滑所存在的油管堵塞润滑失效、油管接头渗油、电动润滑泵站及管路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陷。同时在底座上安装了油位油温监测器,实现时刻远程监测底座内润滑油的油位油温状况,为空管雷达天线的长期可靠连续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盘爆炸开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轴向剖视图。
上图中序号:底座1、减速机2、传动齿轮5、回转支承大齿轮6、转盘7、放油开关8、油位油温监测器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3,具有浸油润滑的空管雷达天线座包括底座1、回转支承大齿轮6、两个传动齿轮5、转盘7和两个减速机2。底座1为底部密封的扁盒状的盒体,其内充有润滑油,回转支承大齿轮6和两个传动齿轮5均位于底座1内,使回转支承大齿轮6的下部和两个传动齿轮5的下部浸入润滑油中,润滑油的浸润高度为回转支承大齿轮6的轴向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保证其始终能得到充分润滑而不受低温等因素影响。两个传动齿轮5分别安装在两个减速机2的输出轴上,转盘7固定连接着回转支承大齿轮6的顶面,两个传动齿轮5通过和回转支承大齿轮6的啮合传动,带动转盘7转动。
底座1的底部均布安装有两个放油开关8;还安装有油位油温监测器9,油位油温监测器9为属于磁性浮球式油位计,用以方便的时刻远程监测底座内的润滑油的油位的油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9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