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垃圾袋容纳装置的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8296.0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8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卓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卓育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08;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垃圾袋 容纳 装置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特别是一种具有垃圾袋容纳装置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已成为每家每户必备的家庭用品,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不让垃圾弄脏内桶,一般都在垃圾桶内套上垃圾袋,但传统的垃圾桶上没有专门的用于存放垃圾袋的地方,所以垃圾袋与垃圾桶都是分开放置,当需要使用时,才会把垃圾袋找出来套到垃圾桶内,由于不同的人使用后有可能把垃圾袋放置于不同的位置,这样下次其他人需要使用时便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找垃圾袋,甚至找不到垃圾袋,非常不方便。
中国发明申请201310705740.0公开了“一种能存放垃圾袋的垃圾桶”,述垃圾桶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一上端贯穿所述垃圾桶体上端面的凹槽,凹槽底部固定有圆柱状立柱,立柱用于放置筒式的连卷垃圾袋,该设计虽然解决了垃圾袋的储存问题,但由于在桶体外壁专门开设容纳卷状垃圾袋的凹槽,限制了垃圾桶的容量,使垃圾桶的空间利用率不高;除此以外,有些厂家垃圾桶的桶身外壁固定有用于放置卷状垃圾袋圆筒,虽可维持垃圾桶的空间利用率,但这样的设计也影响垃圾桶整体外观的协调性;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对于高档带盖垃圾桶在其桶身上设计垃圾袋容纳装置时仍采用类似上述的简单形式,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整体不协调,难以突出其竞争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形美观、结构独特、使用方便的具有垃圾袋容纳装置的垃圾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设计的具有垃圾袋容纳装置的垃圾桶,包括桶盖、桶身、内桶、底座、桶盖和桶身连接部设有背盖,背盖内设有桶盖开合机构,背盖的下部设置有垃圾袋容纳装置,所述垃圾袋容纳装置包括与背盖整体成型的壳体,壳体设有放置卷状垃圾袋的容纳仓,壳体安装有可遮盖容纳仓的活动门,壳体在对应于容纳仓的一侧竖向开设有条缝;容纳仓中卷状垃圾袋的打开尺寸与内桶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门上下端边缘处整体成型有凸柱,壳体在对应凸柱位置处设有凹槽,凸柱安装在凹槽上形成活动门转动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门上下端另一侧边缘处整体成型有定位凸起,壳体在对应定位凸起位置处设有令活动门合上时维持关闭状态的卡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条缝开口处设置有便于将垃圾袋撕开的锯齿状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背盖与壳体为整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背盖与壳体通过螺杆固定于桶身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背盖的外侧整体成型的弧形板状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在有盖垃圾桶的背盖位置处整体设计有垃圾袋容纳仓,使用时预先将卷状垃圾袋放置在容纳仓中供更换,解决了使用者需要经常寻找垃圾袋的不便,本设计充分利用了开盖式垃圾桶原有背盖下方的空间,产品结构合理,既可满足人们方便更换垃圾袋的需求,同时又最大限度维持了垃圾桶的整体协调性;此外,垃圾袋容纳装置采用容纳仓的设计并在一侧开设有条缝,垃圾袋从条缝中伸出,更加方便人们撕下新的垃圾袋,该设计不仅更加人性化,令垃圾桶的功能完善,而且提升了产品的整体档次,更容易获得高端消费群体的肯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垃圾袋容纳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5所示,一种具有垃圾袋容纳装置的垃圾桶,包括桶盖1、桶身2、内桶3、底座4、桶盖1和桶身2连接部设有背盖51,背盖51内设有桶盖开合机构,背盖51的下部延伸设置有垃圾袋容纳装置,所述垃圾袋容纳装置包括与背盖51整体成型的壳体52,壳体52设有放置卷状垃圾袋的容纳仓53,壳体52安装有可遮盖容纳仓53的活动门6,壳体52在对应于容纳仓53的一侧竖向开设有条缝54;容纳仓53中卷状垃圾袋的打开尺寸与内桶3相适应。
在使用时,先打开活动门,将卷状垃圾袋7放进容纳仓53中,并将其最外端的袋体从条缝54处穿出外部即可,在需要更换垃圾袋只需将垃圾袋从条缝54处拉出来并撕下即可。
进一步,活动门6上下端边缘处整体成型有凸柱61,壳体52在对应凸柱61位置处设有凹槽55,凸柱61安装在凹槽55上形成活动门转动支撑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卓育,未经刘卓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8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