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咖啡脱壳抛光分级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7824.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华;罗映山;毕玉昌;杨贵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沧凌丰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B07B1/2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77000 云南省临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咖啡 脱壳 抛光 分级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脱壳抛光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咖啡脱壳抛光分级一体机。
背景技术
咖啡鲜果不宜过夜,存储不得超过两天。所以,在咖啡鲜果采收后,要立即进行初加工。初加工后,仍然是生豆,还要再进行烘焙,才能制作出我们通常喝的各种口味的咖啡。通常,由咖啡鲜果制成咖啡生豆的方法有两种,即湿法加工和干法加工,一般采用湿法加工。湿法加工过程一般按照漂洗分级---脱皮---发酵---清洗---浸泡---晾晒---带壳豆检验包装入库---脱壳---分级---咖啡豆检验包装入库等多道工序进行。传统的脱壳采用的做法是用改装的碾米机来完成,但脱壳抛光效果差,碎豆率高。
对比文件,专利号CN20102067397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咖啡脱壳抛光机的技术方案,该装置中的脱壳采用不等距螺纹进行脱壳,然而,咖啡鲜果进行脱壳的时候难免会由于自身体积大小无法实现统一,从而在脱壳过程中无法保证一致性容易出现碎豆;同时该装置进行抛光时只是通过气流进行,难免使得咖啡豆外层银白色皮无法脱去,从而造成返工,增加劳动强度,因而存在较大技术性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同时在咖啡脱壳过程中脱壳效率高,不会产生碎豆,同时在脱壳过程中具有抛光功能与筛选分级功能的咖啡脱壳抛光分级一体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咖啡脱壳抛光分级一体机,包括脱壳仓,所述脱壳仓上方设置进料口,所述脱壳仓底端设置抛光仓与支架,所述抛光仓与脱壳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脱壳仓内部设置若干脱壳辊,所述若干脱壳辊通过连接杠连接,所述若干脱壳辊由上至下呈“V”字形排列,所述若干脱壳辊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若干脱壳辊中至少有一组连接动力输出装置;所述抛光仓内部设置若干抛光辊,所述若干抛光辊中至少有一组连接动力输出装置;所述支架之间设置分级筛选装置,所述分级筛选装置设置于抛光仓下方,所述分级筛选装置包括第一筛选板、第二筛选板、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与第三出料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分级筛选装置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第一筛选板、第一出料口、第二筛选板与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筛选板倾斜设置于支架之间,所述第二筛选板相对于第一筛选板反向倾斜设置于支架之间,所述第一筛选板末端底部与支架连接处设置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筛选板末端底部与支架连接处设置第二出料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筛选板下方设有第一鼓风机,所述第一筛选板上方设有第一出皮口,所述第一鼓风机与第一出皮口分别设置于支架两侧,所述第一鼓风机设置于第一筛选板与第二筛选板之间;所述第二筛选板下方设有第二鼓风机,所述第二筛选板上方设有第二出皮口,所述第二鼓风机与第二出皮口分别设置于支架两侧,所述第二鼓风机设置于第二筛选板与第三出料口之间,所述第一出皮口与第二出皮口同侧设置于支架。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筛选板与第二筛选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器,所述第一筛选板网孔大于第二筛选板网孔。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杠上设置调节杠,所述调节杠一端与连接杠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脱壳仓,所述延伸出脱壳仓的调节杠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若干脱壳辊之间通过啮合齿相互啮合,所述每组脱壳辊水平间距由上至下逐层递减,所述一组脱壳辊与动力输出装置采用皮带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若干抛光辊轴心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连接调节杠,所述若干抛光辊之间水平间距相同,所述若干抛光辊之间水平间距与脱壳辊最下方一组水平间距相同。
工作原理:
工作时,将咖啡鲜果通过进料口倒入脱壳仓同时启动脱壳仓内部的脱壳辊,当咖啡鲜果进入脱壳仓内部的时候,受重力因素咖啡鲜果向下掉落,大颗粒鲜果则在上方脱壳辊实现脱壳,小颗粒鲜果则直接掉落至下方脱壳辊处实现脱壳;待脱壳结束后,咖啡豆从脱壳仓掉落至抛光仓进行抛光,操作人员更具咖啡豆品种不同事先调整抛光辊之间的水平间距,从而使得咖啡豆实现抛光,再者,抛光辊采用铜质材料制成,从而使得抛光之后的咖啡豆色泽更加均匀;当抛光后的咖啡豆通过抛光仓掉落至下方分级筛选装置,咖啡豆在分级筛选装置中进行层级筛选,与咖啡豆一同掉落的碎皮则通过鼓风机进行排出,同时在筛板上设置振动器更能便于对咖啡豆的筛选,同时筛选的咖啡豆能够根据形状大小的区别实现分级收集,具有较强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沧凌丰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临沧凌丰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7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