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7526.1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邓涛;沈轶聪;刘建辉;田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9/04 | 分类号: | C25B9/04;C25C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4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电 系统 导电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连接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质量好、电阻小,专门针对旋流电解系统中阳极与阴极槽之间导电连接的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旋流电解工业生产中,由于阴极槽之间需要通过150-800A/M2的电流密度,这就需要在各阴极槽之间有高效的导电连接。但是之前使用的硬铜排连接在实际应用上安装过程复杂,耗费材料多,后期维护成本高。为了降低成本,因此设计了一种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导电性好、效率高,专门针对旋流电解系统中阳极与阴极槽之间导电连接的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
所述的一种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包括一组铜薄片和阳极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薄片一端焊接在阳极连接头上,铜薄片另一端端头焊接为一体形成阴极连接头,阴极连接头表面设置镀锡层,所述的铜薄片外套接设置热缩管套。
所述的一种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薄片片数为20-30片,每片铜薄片厚度为5-8mm,长度为600-650mm。
所述的一种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连接头与铜薄片之间为满焊连接,焊口载流量≧1000A。
所述的一种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薄片片数为29片。
上述的一种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包括一组铜薄片和阳极连接头,所述的铜薄片一端焊接在阳极连接头上,铜薄片另一端端头焊接为一体形成阴极连接头,阴极连接头表面设置镀锡层,所述的铜薄片外套接设置热缩管套。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其阴极连接头由多片铜薄片末端经过焊接、打孔、镀锡处理后所形成,处理后得到的阴极连接板具有稳定性好、导电性能优异、抗阻小等优点,经镀锡处理能起到耐腐蚀,防氧化的作用,而且本实用新型在铜薄片外套了热缩管套,不但能起到绝缘作用,还能避免操作工操作时受伤。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具有易散热、耐弯曲、安装方便、稳定性好、抗腐蚀性强、导电性能优异、抗阻小、免维护、安装方便、能耗低等特点,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阴极连接头、2-铜薄片、3-阳极连接头、4-热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1.如图1-2所述,一种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包括一组铜薄片2和阳极连接头3,所述的铜薄片2片数一般为20-30片,每片铜薄片2厚度为5-8mm,长度为600-650mm,本实用新型铜薄片2优选片数为29片,每片铜薄片2一端分别满焊焊接在阳极连接头3上,焊口载流量≧1000A,每片铜薄片2另一端端头全部焊接为一体形成阴极连接头3,阴极连接头3表面设置镀锡层,为了提高绝缘性能和操作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铜薄片2外套接设置热缩管套4,由于铜薄片厚度小,而且铜本身质软,所以易弯曲,使用方便。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先把旋流电解设备的阳极通过阴极槽下端盖中间的孔固定,再用本实用新型的阳极连接头3套在阳极下端,用两个M8×40的螺丝固定,阴极连接头1通过M18×100的螺丝直接连接在阴极槽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得到的旋流电解系统导电软连接装置易散热、耐弯曲、安装方便、稳定性好、抗腐蚀性强、导电性能优异、抗阻小、免维护、安装方便、能耗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7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管道的限流阀结构
- 下一篇:带感应管的可调流量先导式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