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油气水砂加热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2601.5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3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强;吕静;苏崇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恒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B01D17/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10010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油气 加热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效油气水砂加热分离器,属于加热分离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国内油田地面集输工程中,为满足油气井产品计量,矿场加工、储存和管道(或其他输送方式)输送的需要,必须将井产物已形成的油气水砂分离,为使分离后各项指标符合要求,通常需要将井产物输送到加热炉设备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再输送到油气水砂分离器设备中进行分离,加热炉及分离器为各自独立设备单元,造成油田站区生产工艺系统设备数量和流程数量繁多,占地面积大,工艺系统复杂,安装、检查、保养难,不易于制成橇装装置等缺点,另外存在分离不彻底,分离效果不理想,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油气水砂加热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高效油气水砂加热分离器,包括罐状结构的壳体,在壳体的左侧设有贯穿壳体侧壁的可拆卸的火筒加热器,对应所述火筒加热器在壳体上设有油气水入口,在所述火筒加热器的右侧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聚结整形填料,两个所述聚结整形填料的顶部和侧部分别与壳体的内壁接触,在壳体的右侧设有油室和水室,油室位于水室的右侧并且油室和水室之间通过一个隔板分隔开,所述隔板的侧面和底面分别与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在所述油室的底部壳体上设有油出口,在所述水室的顶部壳体上设有气出口,在所述水室的底部壳体上设有水出口,在壳体的内底部设有冲砂管系统,所述冲砂管系统从所述火筒加热器一直延伸至水室,并在所述水室的左侧壳体的内顶部设有丝网除沫器。
在两个所述聚结整形填料之间的壳体上设有安全阀口。
在所述水出口和油出口的内侧分别设有防涡流装置。
在壳体上设有若干个人口。
在所述丝网除沫器的左侧壳体上设有压力表口、压力变送器口、液位变送器口、压力开关口。
在水室的空间中设有温度变送器。
在油气水入口内侧设有向右侧倾斜的导流装置。
在所述导流装置的下部设有防冲托盘。
所述火筒加热器设有两个,采用分立设置。
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原油加热与油气水砂分离一体化,简化了油气水砂分离流程,大幅度减少油气水砂分离系统占地面积,降低了油气水砂分离系统投资;采用了两个可拆卸的火筒加热器,便于检修、管理及更换;实现油气水砂高效分离;设备内温度、压力、液位及油水界面自动控制,同时具有多个硬连锁功能,消除了人为因素对设备使用效果影响;油水、气水、气油、进液管线旁通,集成紧凑,布局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高效油气水砂加热分离器的结构图。
图2是侧视结构图。
图中:
10、壳体;11、油气水入口;12、油出口;13、水出口;14、气出口;15、安全阀口;16、防涡流装置;17、人口;18、排污口;21、火筒加热器;22、聚结整形填料;23、油室、24、水室;25、隔板;26、冲砂管系统;27、丝网除沫器;31、压力表口;32、压力变送器口;33、液位变送器口;34、压力开关口;35、导流装置;36、防冲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高效油气水砂加热分离器,包括罐状结构的壳体10,在壳体10的左侧设有贯穿壳体10侧壁的可拆卸的火筒加热器21,对应所述火筒加热器21在壳体10上设有油气水入口11,在所述火筒加热器21的右侧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聚结整形填料22,两个所述聚结整形填料22的顶部和侧部分别与壳体10的内壁接触,在壳体10的右侧设有油室23和水室24,油室23位于水室24的右侧并且油室23和水室24之间通过一个隔板25分隔开,所述隔板25的侧面和底面分别与壳体10的内壁密封连接,在所述油室23的底部壳体10上设有油出口12,在所述水室24的顶部壳体10上设有气出口14,在所述水室24的底部壳体10上设有水出口13,在壳体10的内底部设有冲砂管系统26,所述冲砂管系统26从所述火筒加热器21一直延伸至水室24,并在所述水室24的左侧壳体10的内顶部设有丝网除沫器27。
在两个所述聚结整形填料之间的壳体10上设有安全阀口15。
在所述水出口13和油出口12的内侧分别设有防涡流装置16。
在壳体10上设有若干个人口17。
在所述丝网除沫器的左侧壳体10上设有压力表口31、压力变送器口32、液位变送器口33、压力开关口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恒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恒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2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节电智能管理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猪舍清洗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