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突出矿井皮带输送机过风门自动防突、控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2145.4 | 申请日: | 2014-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运峰;王念红;百世奇;孔令杰;孙占文;陈祖国;牛东科;黄廉博;王凯;董文涛;杜浩;刘红涛;岳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6 | 分类号: | E21F1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72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突出 矿井 皮带 输送 风门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特别是一种突出矿井皮带输送机过风门自动防突、控风装置。
背景技术
防突风门是煤矿(特别是“突出”矿井)井下通风安全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设施。而为了保证矿井井下风流按规定路线流动,就必须对在巷道中设置防突风门并保持关闭状态,以达到对井下风流进行控制的目的。因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必须砌筑永久性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必须安设2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2道反向风门。而生产中如果使用矿车进行运输,不仅防突风门需要频繁开关、管理难度加大,而且运输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化矿井生产需要,所以井下推行皮带输送机过防突风门的运输方式势在必行。
目前皮带输送机过风门处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通风方面:井下巷道延伸距离远,通风距离(路线)长,管理难度大;井下用风地点较多,通风富余量不足;皮带过风门处漏风大,不符合通风管理规定。
(2)生产要求:皮带过风门处设施强度达不到防突要求;设施强度满足不了运输(矸)需要;漏风量不符合通风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3)安全方面:满足不了防突抗灾需要,不能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4)效率方面:人工劳动,无法满足现代化矿井的生产需要。
因此,为了皮带输送机过防突风门防突、控风装置的实用性是减少风门漏风、达到防突的要求,根据井下现场实际,在满足皮带输送机运输煤及矸石的基础上,研制出皮带过风门装置,解决皮带过风门处漏风过大、防止灾变扩大的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矿井是必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突出矿井皮带输送机过风门自动防突、控风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皮带过风门处漏风量大、防止工作面灾变扩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气缸、二位五通电磁阀、导线轮、钢丝绳和皮带,气缸经支架装在顶板下面,气缸的伸缩杆上装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固定在顶板下面的导向轮与防突钢板相连,防突钢板装在金属框架上的滑道内,金属框架下部装有挡风活动板,挡风活动板下面装有上皮带和与上皮带平行的下皮带,上、下皮带间置有隔板,下皮带的下部有直托辊,气缸经第一个三通接二位五通电磁阀的第一工作腔,经第二个三通接二位五通电磁阀的第二工作腔,二位五通电磁阀经延时开关接电源,二位五通电磁阀上有第一排气腔口、进气腔口、第二排气腔口,用于接排气管和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保证了皮带运输煤及矸石的需要,同时大大降低了过风门处漏风率、提高了掘进头面的安全性,满足了防突工作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含安装墙体部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二位五通电磁阀、防突钢板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缸、二位五通电磁阀、导线轮、钢丝绳和皮带,气缸1经支架装在顶板13下面,气缸的伸缩杆上装有钢丝绳3,钢丝绳3绕过固定在顶板下面的导向轮2与防突钢板4相连,防突钢板4装在金属框架6上的滑道5内,金属框架下部装有挡风活动板11,挡风活动板11下面装有上皮带10和与上皮带平行的下皮带9,上、下皮带间置有隔板7,下皮带的下部有直托辊8,气缸1经第一个三通(15a)接二位五通电磁阀14的第一工作腔A,经第二个三通(15b)接二位五通电磁阀14的第二工作腔B,二位五通电磁阀经延时开关16接电源17,二位五通电磁阀上有第一排气腔口O1、进气腔口P、第二排气腔口O2,用于接排气管和进气管。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气缸有两个,并经三通管和高压胶管相连通,每个气缸的伸缩杆上经钢丝绳均装有防突钢板;所述的第一工作腔A与进气腔口P和第一排气腔口O1相连通,第二工作腔B与进气腔口P和第二排气腔口O2相连通;所述的防突钢板4为厚6mm的钢板制成的半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2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