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酸焦油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0137.6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喜;孙雄飞;王建明;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5/00 | 分类号: | C10B55/00;B65G23/24;B65G23/44;B65G45/10;B65G47/3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油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焦煤炼焦工艺过程中的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酸焦油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的: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酸焦油,主要由煤气中夹带的焦油雾滴与硫铵磷铵母液反应产生的一种复杂的聚合物,根据项目的环评归类,属于工业危险废弃物。常用酸焦油处置方式为:将炼焦煤倒运至露天煤场,直接用推土机将炼焦煤和酸焦油混匀后送焦炉炼焦。该方式由于在炼焦煤倒运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劳作;同时直接用推土机将炼焦煤和酸焦油混匀,推土机无法将炼焦煤和酸焦油混合均匀;因此也需要人工进行混匀,炼焦煤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酸焦油在露天场地中进行混合,酸焦油容易扩散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因此传统的焦油的处理方式工人劳动强度高,生产费用高,污染环境,不利于生产组织,且处置过程中多处工序需要工人与酸焦油直接接触,酸焦油对人体危害大,工人工作环境恶劣,不满足危险废弃物处置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酸焦油处理系统,该酸焦油处理系统能够简易化酸焦油处理方式,降低工作强度,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酸焦油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手动翻板装置、第二带式输送机、炼焦煤中间槽、拖料式带式输送机、混料室、混料机以及第三带式输送机;
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具有的出料端设置在所述手动翻板装置具有的入料口的正上方,所述手动翻板装置具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具有的入料端设置在第一出料口下方,所述炼焦煤中间槽具有的入料口设置在第二出料口下方;
所述拖料式带式输送机具有的入料端设置在所述中间槽出料口下方;所述炼焦煤中间槽具有的出料口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混料室具有的入料口设置在拖料式带式输送机具有的出料端下方;所述混料室与混料机之间设置有混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三带式输送机具有的入料端设置在混料机的出料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拖料式带式输送机具有的出料端设置有犁式卸料器;所述犁式卸料器具有卸料出口;所述混料室具有的入料口位于犁式卸料器的卸料出口下方,使得所述犁式卸料器卸料落入混料室内。
优选的,所述电动阀门5采用电液动平板阀门,所述电液动平板阀门包括阀门驱动装置、阀门框架以及平板阀块;所述阀门框架具有矩形通腔;所述通腔长度方向两侧的内壁均设置有贯穿阀门框架的凹槽,所述平板阀块一端滑动安装在阀门框架的凹槽内,所述平板阀块上表面具有的面积大于通腔在阀门框架上的开口面积;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阀门框架上,所述阀门驱动装置通过丝杆与平板阀块传动连接;所述阀门框架安装在炼焦煤中间槽上,所述矩形通腔与炼焦煤中间槽的出料口对齐。
优选的,所述拖料式带式输送机包括胶带、机架、输送机驱动装置、拉紧装置、导料槽、清扫装置、回程托辊;
所述机架一端设置有传动滚筒,另一端设置有改向滚筒,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尾架以及水平设置有中间架;所述中间架位于传动滚筒与改向滚筒之间,所述胶带首尾连接成圈形,所述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位于胶带形成的圈形的内侧;所述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与胶带的内侧面紧贴;所述胶带内侧设置有一组承载托辊;所述胶带外侧设置有一组回程托辊;所述承载托辊具有的外辊面以及回程托辊具有的外辊面均与胶带紧贴;所述承载托辊安装在中间架上方;所述所有承载托辊两端平齐,且承载托辊具有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回程托辊安装在中间架下方,所述所有回程托辊两端平齐;所述与回程托辊紧贴的胶带段上设置有清扫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动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头部漏斗;所述输送机驱动装置与传动滚筒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改向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位于中间架上方。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箱,所述电机与减速箱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与减速箱之间设置有制动器;所述减速箱通过联轴器与传动滚筒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清扫装置包括第一清扫装置以及第二清扫装置,所述第一清扫装置设置在传动滚筒与回程托辊之间的胶带上,所述第二清扫装置设置在改向滚筒与回程托辊之间的胶带上。
优选的,所述混料机采用双螺旋混合机。
优选的,所述混料输送装置采用螺旋输送机或者装载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0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