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酸焦油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0137.6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喜;孙雄飞;王建明;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5/00 | 分类号: | C10B55/00;B65G23/24;B65G23/44;B65G45/10;B65G47/3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油 处理 系统 | ||
1.酸焦油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1)、手动翻板装置(2)、第二带式输送机(3)、炼焦煤中间槽(4)、拖料式带式输送机(6)、混料室(8)、混料机(9)以及第三带式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具有的出料端设置在所述手动翻板装置(2)具有的入料口的正上方;所述手动翻板装置(2)具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具有的入料端设置在第一出料口下方,所述炼焦煤中间槽(4)具有的入料口设置在第二出料口下方;
所述拖料式带式输送机(6)具有的入料端设置在所述炼焦煤中间槽(4)出料口下方;所述炼焦煤中间槽(4)具有的出料口设置有电动阀门(5);
所述混料室(8)具有的入料口设置在拖料式带式输送机(6)具有的出料端下方;所述混料室(8)与混料机(9)之间设置有混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三带式输送机(10)具有的入料端设置在混料机(9)的出料口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料式带式输送机(6)具有的出料端设置有犁式卸料器(7);所述犁式卸料器(7)具有卸料出口;所述混料室(8)具有的入料口位于犁式卸料器(7)的卸料出口下方,使得所述犁式卸料器(7)卸料落入混料室(8)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门(5)采用电液动平板阀门,所述电液动平板阀门包括阀门驱动装置(51)、阀门框架(54)以及平板阀块(53);所述阀门框架(54)具有矩形通腔(55);所述通腔(55)长度方向两侧的内壁均设置有贯穿阀门框架(54)的凹槽(52),所述平板阀块(53)一端滑动安装在阀门框架(54)的凹槽(52)内,所述平板阀块(53)上表面具有的面积大于通腔(55)在阀门框架(54)上的开口面积;所述驱动装置(51)设置在阀门框架(54)上,所述阀门驱动装置(51)通过丝杆与平板阀块(53)传动连接;所述阀门框架(54)安装在炼焦煤中间槽(4)上,所述矩形通腔(55)与炼焦煤中间槽(4)的出料口对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料式带式输送机(6)包括胶带(64)、机架(615)、输送机驱动装置、拉紧装置(610)、导料槽(68)、清扫装置、回程托辊(614);
所述机架(615)一端设置有传动滚筒(63),另一端设置有改向滚筒(67),所述机架(615)上设置有尾架(611)以及水平设置有中间架(613);所述中间架(613)位于传动滚筒(63)与改向滚筒(67)之间,所述胶带(64)首尾连接成圈形,所述传动滚筒(63)和改向滚筒(67)位于胶带(64)形成的圈形的内侧;所述传动滚筒(63)和改向滚筒(67)与胶带(64)的内侧面紧贴;所述胶带(64)内侧设置有一组承载托辊(65);所述胶带(64)外侧设置有一组回程托辊(614);所述承载托辊(65)具有的外辊面以及回程托辊(614)具有的外辊面均与胶带(64)紧贴;所述承载托辊(65)安装在中间架(613)上方;所述所有承载托辊(65)两端平齐,且承载托辊(65)具有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回程托辊(614)安装在中间架(613)下方,所述所有回程托辊(614)两端平齐;所述与回程托辊(614)紧贴的胶带段上设置有清扫装置;所述机架(615)上设置有传动滚筒(63)的一端设置有头部漏斗(62);所述输送机驱动装置与传动滚筒(63)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15)上设置有改向滚筒(67)的一端设置有导料槽(68),所述导料槽(68)位于中间架(613)上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19)、减速箱(617),所述电机(619)与减速箱(617)传动连接,所述电机(619)与减速箱(617)之间设置有制动器(618);所述减速箱(617)通过联轴器(616)与传动滚筒(63)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装置包括第一清扫装置(61)以及第二清扫装置(612),所述第一清扫装置(61)设置在传动滚筒(63)与回程托辊(614)之间的胶带(64)上,所述第二清扫装置(612)设置在改向滚筒(67)与回程托辊(614)之间的胶带(6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01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