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母线槽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4094.2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3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时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6 | 分类号: | H02G5/06;H02G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101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母线槽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母线槽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速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已不能满足大电流输送系统的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市场上出现了等同于传统电缆的母线槽输电系统,母线槽输电系统是一种能承载大电流的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与传统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如图1所示,现有市场上的母线槽壳体主要由金属壳体制成,具有截面呈矩形的容置腔,金属壳体由上盖板5、下盖板6、左侧板7、右侧板8连接构成;铜排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左侧板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螺栓组件与上盖板5和下盖板6连接,右侧板8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螺栓组件与上盖板5和下盖板6连接。上述母线槽壳体存在以下不足:(1)使用螺栓组件的数量较多,装配操作繁琐,装配效率难以提高,并且由于螺栓组件的价格相对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2)散热效果不佳,导致温升较高,母线载流量受到限制。(3)铜排在通电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螺丝易松动,导致灰尘易进入容置腔内。(4)金属壳体的上盖板和下盖板内极易储存积水,且不能及时排除,积水会通过螺丝的缝隙流入到铜排上,影响供电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螺丝数量减少、散热效果提高、密闭性好、不易积水且安全性能提高的新型母线槽壳体。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母线槽壳体,包括上、下两个端盖、侧板一、侧板二、密封连接盖,侧板一垂直固装在上、下两个端盖之间,形成一体匚字形结构,所述侧板二通过铆钉铆装在上、下两端盖之间,侧板二与侧板一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用于安装铜排,所述上、下两个端盖和密封连接盖均为凵字形,所述密封连接盖两个侧面的挡板的内侧均设有凸出的板筋,所述板筋与挡板形成卡槽,密封连接盖分别通过卡槽插装在上、下两个端盖上。
进一步的,侧板一和侧板二均设有散热带和安装槽,所述散热带设置在安装槽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带由若干条平行、等距且与侧板一或侧板二为一体的凸棱组成。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组新型母线槽壳体之间通过密封连接盖进行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有:
1、本产品的上、下两个端盖与侧板一为一次成型的铝镁合金的一体结构,免去了现有螺丝的安装过程,装配操作更便捷,装配效率提高,且生产成本降低。
2、本产品在侧板一和侧板二上设置的散热带和安装槽可以有效地提升散热效果,使母线载流量大幅提升。
3、即便铜排在通电时会产生震动,本产品整体依旧牢固,并且,密封连接盖与上、下端盖之间直接密封,避免灰尘易进入容置腔内影响铜排工作效率。
4、本产品上、下端盖均设计为凵字形,且侧边均为下弯折状,不会产生积水,且上、下端盖均与密封连接盖连接,整体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母线槽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端盖 2、侧板一 3、侧板二 4、密封连接盖 5、上盖板 6、下盖板 7、左侧板 8、右侧板 21、散热带 22、安装槽 41、挡板 42、板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母线槽壳体,包括上、下两个端盖1、侧板一2、侧板二3、密封连接盖4,侧板一2垂直固装在上、下两个端盖1之间,形成一体匚字形结构,在实际制造加工时,直接将侧板一2与上、下两个端盖1制造一次成型的铝镁合金的一体结构,免去螺丝安装形式;侧板二3通过铆钉铆装在上、下两端盖1之间,侧板二3与侧板一2之间形成容置腔,用于安装铜排,本产品的上、下两个端盖1和密封连接盖4均为凵字形,密封连接盖4两个侧面的挡板41的内侧均设有凸出的板筋42,板筋42与挡板形成卡槽,密封连接盖4分别通过卡槽插装在上、下两个端盖1上,实现全封效果。再者,相邻的两组所述的新型母线槽壳体之间通过也可以通过密封连接盖4进行固定连接,免去了大部分的螺栓安装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泰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4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