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频率测量法测粮食水分含量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12220.0 | 申请日: | 2014-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5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石庆兰;高万林;董乔雪;徐云;刘云玲;杨丽丽;冯磊;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率 测量 粮食 水分 含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水分含量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频率测量法测粮食水分含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粮食水分检测对粮食的收购、运输、储存、加工、贸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分过高浪费运力和仓容,促使粮油生命活动旺盛,容易引起粮食发热、霉变、生虫及其他生化变化。在我国,由于水分检测的技术不完善,每年有数百亿斤的粮食因水分含量过高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出现霉烂变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粮食水分含量过低,减少了粮食重量,影响了粮食品质。因此,水分一直是粮食收购、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采用快速的水分检测方法,对粮食水分做出准确的度量是十分必要的。
粮食水分含量影响粮食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是粮食质量的关键指标。目前国家标准为是:GB/T5497-1985。其中有105℃恒重法、定温定时烘干法、隧道式烘箱法和两次烘干法。玉米含水量测定按照GB/T10362-1995执行。烘干测重法,测量时间长,实时性差,多适用于实验室精确测量场合,不适用于大规模现场测量。
因此,许多方法被提出来测量粮食水分,比如电阻法、电容法、平衡相对湿度法、核磁共振法、微波法、红外法、中子法和卡尔菲休法等,其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是电阻法和电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但是它们一般代价都比较昂贵,且实时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测量粮食水分含量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频率测量法测粮食水分含量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由杯体电容、LC振荡电路、分频电路、计数电路、频率水分含量转换模块、显示电路构成;
其中,所述杯体电容、LC振荡电路相连,构成振荡电路模块,用于产生振荡信号;
所述振荡电路模块、分频电路、计数电路、频率水分含量转换模块、显示电路依次串联,用于测量高频正弦信号的频率,并将其转换为粮食水分含量。
所述杯体电容采用杯体容器式结构,为圆柱体,包括圆柱侧面、底面和盖板,且容器中有中心圆柱棒、第一圆柱棒、第二圆柱棒、第三圆柱棒、第四圆柱棒,用于构成杯体电容Cx;
所述中心圆柱棒作为杯体电容的一极与所述LC振荡电路相连;
所述杯体电容为不锈钢,高度为110.0mm,外直径为110.0mm,内直径为106.33mm;
所述第一圆柱棒、第二圆柱棒、第三圆柱棒、第四圆柱棒和中心圆柱棒为不锈钢,高度为110.0mm,直径为7.33mm;
所述中心圆柱棒固定于所述杯体电容轴心;
所述第一圆柱棒、第二圆柱棒、第三圆柱棒、第四圆柱棒分别平均分布,固定在所述中心圆柱棒四周,且任意相邻两个圆柱棒的距离为14.67*2=29.34mm。
所述LC振荡电路用螺母固定在所述杯体电容的底部。
所述分频电路、计数电路、频率水分含量转换模块、显示电路集成在所述杯体电容的盖板上。
所述杯体电容底部的振荡电路模块与所述杯体电容盖板上的分频电路用导线连接振荡电路与计数电路。
所述LC振荡电路中的电容采用聚丙烯CBB型薄膜电容器,具有负温度系数。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频率测量法测粮食水分含量的装置,其有益点如下:
1适合散装粮食的快速测量,测量操作简单、快速、便携。
2本发明采取温度补偿措施,且LC振荡回路采用温度系数低的材料制成,因此测量结果稳定。
3本发明测量精度高,由于采用测量频率的方法,电容值的变化与频率的变化非常灵敏,所以微小的水分变化都可以测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频率测量法测粮食水分含量的结构框图。
图2是振荡电路模块电路图。图中,(a)是三点式晶体振荡电路;(b)是杯体电容和振荡电路构成的电路图。
图3是杯体电容的正视机械图。
图4是杯体电容底部的俯视机械图。
图中,1-第一圆柱棒;2-第二圆柱棒;3-第三圆柱棒;4-第四圆柱棒;5-中心圆柱棒。
图5是杯体电容盖板的俯视机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2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导流板的汽车发电机
- 下一篇:电机运行防震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