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横向开启后背门车型喷漆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2217.9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2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辉;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1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开启 后背 车型 喷漆 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喷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横向开启后背门车型喷漆卡具。
背景技术
汽车涂装的卡具设计和开发是整个新车型调试中占据里程碑的节点项目。对于横向开启后背门的车型,在喷漆过程中,为了保证车门及车身侧围的边框喷漆达到要求,需要把车门打开一定角度并定位后进行喷漆。卡具的开发与内板的喷涂作业方法、机器人仿形调试、人工焊缝密封胶的作业等有着密不可分发的联系,只有卡具固化以后才能确定员工在作业时的作业状态、开启喷涂方法、机器人仿形喷涂距离的确定等一系列工作,而现有的喷漆卡具多占用空间较大,定位不够稳固且维护周期短,因此,设计一种定位稳固,操作方便且维护周期长的喷漆卡具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喷漆卡具占用空间较大,定位不够稳固且维护周期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横向开启后背门车型喷漆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横向开启后背门车型喷漆卡具,包括拉杆、连接部、定位部以及卡槽结构;
其中,所述拉杆、连接部以及定位部相互连接成一体;
所述拉杆与所述连接部为“L”形连接;
所述连接部的顶端设有卡钩,在与所述卡钩相邻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定位部包括弹性部件和定位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两端分别与所述拉杆和所述定位部件连接,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定位部件设有第二安装孔和两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卡槽结构包括: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槽本体和固定部,所述卡槽本体与所述固定部垂直连接,所述固定部设有两个第四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片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外部套设有防护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整体轻便,方便运输和安装;在汽车喷涂的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准确的开启角度以及后背门距离车身精确的距离,保证汽车的喷涂质量;在车身输送的过程中,本实用新型还可负责锁紧后背门。在卡具维护上,维护关键部位即可,维护周期可长达三个月。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定位稳固,给横向开启后背车型的汽车的喷漆及车身输送等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喷漆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拉杆及定位部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槽结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拉杆;2、连接部;3、定位部;4、卡槽结构;5、卡钩;6、第一安装孔;7、弹性部件;8、定位部件;9、第二安装孔;10、第三安装孔;11、卡槽本体;12、固定部;13、第四安装孔;14、防护套管;15、车身侧围;16、后背门;17、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横向开启后背门车型喷漆卡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拉杆1、连接部2、定位部3以及卡槽结构4;
其中,所述拉杆1、连接部2以及定位部3相互连接成一体
所述拉杆1与所述连接部2为“L”形连接;
所述连接部2的顶端设有卡钩5,在与所述卡钩5相邻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安装孔6;
所述定位部3包括弹性部件7和定位部件8;所述弹性部件7两端分别与所述拉杆1和所述定位部件8连接,所述定位部件8与所述连接部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部件8设有第二安装孔9和两个第三安装孔10,所述第二安装孔9与所述第一安装孔6通过旋转轴17转动连接;
所述卡槽结构4包括:与所述卡钩5相配合的卡槽本体11和固定部12,所述卡槽本体11与所述固定部12垂直连接,所述固定部12设有两个第四安装孔13。
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所述拉杆1以及连接部2通过所述定位部3安装在汽车车身侧围上,通过在所述定位部件8上的两个第三安装孔分别穿设螺栓固定;所述卡槽结构4通过所述第四安装孔13穿设螺栓固定在汽车后背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2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催化无焰红外辐射加热汽车维修涂装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瓶盖用铝箔涂层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