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脚对打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06710.X | 申请日: | 2014-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锡涛 |
| 主分类号: | A63H13/06 | 分类号: | A63H13/06;A63H29/22;A63H3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打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多脚对打机器人。
背景技术
常见的机器人玩具,一般都是或站立或行走的玩具,互相对打的机器人玩具较少,而常见的仿生玩具一般都是例如对小熊、兔子、蜘蛛等形状的仿生而设计的玩具,这种玩具也经常作为单独的玩具玩耍,互相对打的仿生玩具比较少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仿生形状的多脚对打机器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脚对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呈蜘蛛脚形状的多脚行走转向机构、以及固定在所述多脚行走转向机构上的武器对打机构;所述多脚行走转向机构包括容纳在外壳中的驱动装置、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的行走装置、以及控制所述行走装置转向的转向装置;所述武器对打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周围并对其进行保护的护甲、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转动的机器人头、以及位于所述机器人头上的对打武器。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对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进行传动的行走传动装置、在所述行走传动装置的传动下前进或后退的行走动作装置。
所述行走动作装置包括四个、六个或八个呈蜘蛛脚形状的仿生脚部,所述仿生脚部在所述行走传动装置的传动下交替抬高或放下以形成所述前进或后退的行走动作。所述仿生脚部上还设有在对打时对其进行防护的加固铠甲。
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对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进行传动的转向传动装置、在所述转向传动装置的传动下发生转动的转向动作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所述行走装置的第一电动机、驱动所述转向装置的第二电动机和驱动所述机器人头的第三电动机,所述外壳上设有封闭电池的电池盖,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和第三电动机电路连接。
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用于接收无线遥控信号的接收器、以及对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和第三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
所述对打武器包括随所述机器人头的转动发生动作的打击装置、以及在所述电路板的控制下向对方发出红外对准信号的红外发射器,所述打击装置包括摆锤或旋转齿轮。
所述对打武器包括在第四电动机和第五电动机的驱动下发生动作的打击装置、以及在所述电路板的控制下向对方发出红外对准信号的红外发射器,所述打击装置包括在所述第四电动机和第五电动机的驱动下发射弹丸的弹丸发射装置。
还包括发送无线遥控信号的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具有容纳电池和遥控电路板的遥控壳体、位于遥控壳体上的天线、以及位于遥控壳体上的按键。
所述按键包括发送开关遥控信号的开关按键、发送行走遥控信号的行走按键、发送转向遥控信号的转向按键、以及发送对打遥控信号的对打按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多脚对打机器人具有呈蜘蛛脚形状的多脚行走转向机构、以及固定在所述多脚行走转向机构上的武器对打机构,因此其具有蜘蛛的仿生形状且能够实现对打功能,从而实现了一种具有仿生形状的多脚对打机器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脚对打机器人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脚对打机器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遥控器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遥控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脚对打机器人,包括呈蜘蛛脚形状的多脚行走转向机构1、以及固定在所述多脚行走转向机构上的武器对打机构2;所述多脚行走转向机构包括容纳在外壳3中的驱动装置、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的行走装置、以及控制所述行走装置转向的转向装置;所述武器对打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周围并对其进行保护的护甲4、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转动的机器人头5、以及位于所述机器人头上的对打武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锡涛,未经陈锡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67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