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布线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1939.0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3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潘慧;刘新甲;张新亮;田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兴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赵英杰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布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线模块,特别涉及用于建筑电加热线铺设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布线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煤改电政策的出台,近期大量采暖方式由原来的水暖采暖改为电热采暖。由于电热采暖线线径细,线质柔软,这使得现场安装较之前的水暖困难,安装速度慢,效率低,且易出错。再则传统模块导向角度单一,抗压强度过低,布线槽密度不是过大,便是过小,不适宜布置加热线;因此设计一种性能优异的多功能、适应各种布线密度的模块为当误之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布线模块,该模块布线灵活、利于热量传导,既有较低导热系数,较高的抗压强度,又便于根据施工进行相应剪切,适宜布置各种加热场,提高现场施工效率,达到节能减耗,安全高效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多功能布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散热连接顶块、插接口、插接突起、布线槽;所述的载体为正方形,在其上均匀设有若干纵横分布的散热连接顶块,所述的各散热连接顶块与载体是一体成型的,在各散热顶块上设有布线槽,在载体四周相邻的任意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插接口,在另外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插接突起。
所述的散热连接顶块为圆柱突起,每相邻两个圆柱突起中心点间距相同。
所述的各散热顶块上的布线槽采用纵、横、斜向交叉设计。
所述的各插接口为燕形结构。
所述的多功能布线模块,所述载体材质为PP(聚丙烯)或者PVC(聚氯乙烯),大大提高了模块的抗压强度,解决了工程中边角布线时,因模块抗压强度过低,不能随意剪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模块采用圆柱突起的散热连接顶块设计,纵横加斜向的布线槽方向设计,布线灵活,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小的圆柱凸起设计使得加热电缆或碳纤维只有小面积的和本模块接触,避免影响热量的散出,更有利于热量的向上传导;燕形插接口的设计方便,快捷,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验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验新型散热连接圆型顶块示意图。
图中,a、载体,1、散热连接顶块,2、插接口,3、插接突起,4、布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布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a、散热连接顶块1、插接口2、插接突起3、布线槽4;所述的载体a为正方形,大小为500mm×500mm,在其上均匀设有64个纵横分布的散热连接顶块1,所述的各散热连接顶块1与载体a是一体成型的,在各散热顶块1上设有布线槽4,在载体a四周相邻的任意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插接口2,在另外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插接突起3。
所述的散热连接顶块1为圆柱突起,圆柱表面直径为40mm,每相邻两个圆柱突起中心点间距相同,为62.5mm。
所述的各散热顶块1上的布线槽4采用纵、横、斜向交叉设计。
所述的各插接口2为燕形结构。
所述的多功能布线模块,所述其所有组成总质量不超过0.5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兴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兴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1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的地暖装置
- 下一篇:无缝铝板拼接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