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0352.8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7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长;孙厂飞;龚淼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令长 |
主分类号: | G01N11/06 | 分类号: | G01N11/06;G01N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性 密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中“G01N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粉体流动性主要是指:一定质量或者体积的粉体从固定孔径的漏斗中流下所需的时间;粉体密度主要包括:堆密度,堆积密度,松装密度,假比重,假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松散密度,自然堆积密度,松密度。传统的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定装置由底座,漏斗固定环,漏斗,量杯,钢尺,高度定位块,秒表组成,当测试粉体流动性时,把一定质量粉体倒入漏斗,并用手指挡住漏斗出口,迅速松开漏斗出口,同时用秒表计时,并用眼睛观察,待粉体全部流出漏斗时,停止计时,用笔记入数据,一般测试三次以上数据,取平均值;当测试粉体密度时,粉体通过漏斗流入到固定容积的量杯中,溢出部分使用钢尺人工刮落,再将刮平后的量杯放在天平上面称重,然后依据密度计算公式获得数据。传统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时,每次测量都是人工操作无自动化技术,人为的误差对测量的结果影响非常大,重复性差,同时一个固定孔径的漏斗不能解决所有粉体的测量,粉体因粒度,形状,目数,颗粒直径的大小不一,无法从一种规格的漏斗中自由流动,即使采用振动下料或人工搅拌下料,都无法满足测试数据的真实性,测试精度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测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影响的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包括装料筒,与该装料筒下口配合设置的漏斗,设置在该漏斗出口下方的接料量筒,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下料挡板,其设置在所述漏斗的出口端,并与一挡板调控机构连接;
称重传感器,其上端连接有一称重盘,该称重盘并与位于其上端的所述接料量筒垂直连接;
刮料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接料量筒的一侧;
所述挡板调控机构、称重传感器以及所述刮料机构均与一主控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装料筒的上端还设有一搅拌机构,该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该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连接一搅拌连接杆,该搅拌连接杆上横向设有一呈“S”型的搅拌叶片。
优选地,上述的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装料筒的外周还连接有一振动器装置。
优选地,上述的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挡板调控机构包括与所述下料挡板连接的导轨槽,该导轨槽与驱动件一连接,该驱动件一与一竖直设置的高度调节杆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刮料机构包括与所述接料量筒相对的刮料器,与该刮料器连接的驱动件二,该驱动件二与一竖直设置的刮料器高度调节杆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驱动件一或所述驱动件二为电磁铁、气缸、电机任一种。
优选地,上述的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接料量筒的外周套接有一溢料接收盘。
优选地,上述的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装料筒固定于一固定支架上,该固定支架一端连接有移动调节杆,该移动调节杆包括左右移动调节杆和上下移动调节杆。
优选地,上述的粉体流动性和密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装料筒下口配合设置的漏斗依据不同粉体特性,其出口孔径的大小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本实用新型自带称重传感器放置于接料量筒下面,由主控单元控制,自动获得质量数据及时间数据,其测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自动化水平高,省时省力,减少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当装料筒流入到漏斗中的粉体因目数、粒径、形状等因素的影响,和粉体颗粒相互之间因重力相互挤压和摩擦,以及粉体与漏斗壁之间的摩擦而导致无法自由落下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叶片搅动粉体,减少粉体颗粒相互之间的重力相互挤压和摩擦,以及粉体与漏斗壁之间的摩擦,使得粉体能够自然流动落下或是启动振动器装置,其可以起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果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令长,未经曾令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0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填充式带压治漏工具
- 下一篇:管材的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