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检测不同深度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8990.6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冯宝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宝仁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121308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检测 不同 深度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检测不同深度取样装置,属于食品检测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食品检验是指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它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如国际、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食品检验的内容包括对食品的感官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添加剂、有害物质的检测等。食品检验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被检验项目的特性,每一项指标的检验对应相应的检验方法。除传统的常规分析方法外,仪器分析方法逐渐成为食品卫生检验主要的手段,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以上检验方法按照检验项目,大致可以分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机成分分析方法。无机成分的分析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微量元素中铜、铅、锌、锰、镉、钙、铁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原子光谱法由于其独特的优点,成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中最主要、最常用和最值得信赖的分析方法。原子光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设备费用较低、操作比较简单以及检验结果受操作人员熟练程度影响小等优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根据统计,在分析化学面临的任务中,将近50%的检验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完成。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仪器简单、操作简便。食品中无机成分的检验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比如汞的测定,一直是一个被政府和民众特别关注的检验项目。因为汞容易在生物体中传递,可以被水体蓄积。汞进入人体内,特别是进入人脑后几乎不能够被排出,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中毒,损害中枢神经。汞的分析一般由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光谱法完成。有机成分的分析一般由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分子光谱法完成。相关检验中,特别是农药残留,如有机氯、苯并(a)芘、拟除虫菊酯、有机磷等的测定得到普遍的关注。食品检测的起始步骤即为取样,目前传统取样多为定性的从待检测对象的表面及内部进行取样,该取样方法无法定量对待检测对象的不同深度进行取样检测,因此检测得到的数据无法对其深度方向上的情况进行阐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传统食品检测中取样装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食品检测不同深度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食品检测不同深度取样装置,其结构包括:取样管、端部斜口、取样槽、刻度、罩壳、指针、调整螺母、螺杆;取样管为圆柱形管,前端为通孔,末端为密封孔结构,取样管前端圆周向设有端部斜口,所述端部斜口为三角形,端部斜口弯向取样管内空腔方向,端部斜口贯穿取样管的侧壁,所述取样管侧面轴向设有取样槽,所述取样槽为长条状,取样槽贯通取样管侧壁,沿取样管轴向侧面设有刻度,罩壳为圆柱形管结构,罩壳内部有容纳取样管的通孔,罩壳末端内壁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截面为方形,调整螺母为阶梯圆柱形结构,调整螺母小径端外侧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截面尺寸与罩壳末端内壁的环形凸起截面尺寸相等,调整螺母内部沿轴向设有内螺纹孔,螺杆一端通过焊接连接在取样管末端中心位置,所述螺杆穿过调整螺母内部的内螺纹孔。
所述取样管外径与罩壳内部孔的孔径相等。
所述调整螺母小轴端的外径与罩壳内部孔的孔径相等。
所述螺杆圆周侧面分布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规格与调整螺母的内螺纹孔的螺纹规格相等。
所述刻度为阴刻于取样管的圆周侧面。
所述罩壳前端侧面设有指针,所述指针为阴刻在罩壳外侧面。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新颖独特,可以对待检测对象进行定量深度取样。
2.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易操作,应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取样管与螺杆结构图。
图中:1取样管、11端部斜口、12取样槽、13刻度、2罩壳、21指针、3调整螺母、4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宝仁,未经冯宝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8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贯穿混凝土圆柱体芯样取样器
- 下一篇:一种斜楔式锅炉负压测量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