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耦合太阳能与化学链空分技术的富氧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7069.X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6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波;邹希贤;金波;郑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L7/00 | 分类号: | F23L7/00;F22B1/00;F24J2/00;C01B13/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太阳能 化学 链空分 技术 燃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富氧燃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耦合太阳能与化学链空分技术的富氧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使用了大量的化石燃料,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快速上升,严重影响全球环境,针对二氧化碳减排这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很多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其中,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之一,可以依托现有的传统燃煤电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富氧燃烧技术是采用高浓度氧气(95%及以上)代替空气与燃料进行燃烧,同时将大部分烟气(约70%)循环来调节炉膛内绝热火焰温度的一种高效清洁技术。富氧燃烧技术将传统电厂与空气分离单元和烟气处理单元相结合,是生产高纯度二氧化碳并最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在富氧燃烧技术中,空气分离单元产生的富氧气流(氧气体积分数高于或等于95%)与循环烟气混合并通入燃烧室中,通过合理地调整两股给气的温度和流量来控制锅炉内部的燃烧温度与传统燃烧一致。由于燃料在一个低N2高二氧化碳和水的气氛中燃烧,所以生成烟气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组成,经过较为简单的后处理即可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碳产品。
目前常用的制氧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分离法,即将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通过物理方式(深冷空分、或变温或变压吸附)进行分离,获得不同纯度的氧气;另一种为制取法,即采用化学试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制取氧气。其中深冷空分技术是最常用的制氧方法,其利用空气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通过连续多次的部分蒸发和部分冷凝,分离出空气中的各组分。该技术的主要特点为生产量大,氧气纯度高,在大型、特大型需氧场合具有优势,但是常规深冷空分制氧(ASU)系统能耗较高,大约占整个电站净输出的10%到40%,且其设备费用也较高,占系统总设备成本的40%左右。
化学链空分技术(Chemical Looping Air Separation,CLAS),是以金属氧化物作为氧载体,通过金属氧化物在合适温度和欠氧环境下(如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氛下)发生分解反应释放氧气,而释氧后的氧载体在空气气氛中发生氧化反应实现再生,从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吸氧反应器和释氧反应器中的氧分压不同,来控制氧载体吸氧反应和释氧反应的循环发生。由于化学链空分技术需要控制吸氧反应器和释氧反应器内的温度和气氛,并且所需床料量和循环倍率较大,因此需要大量的流化气使得床料流化,实际过程中仍然会产生较大的能耗。
目前采用化学链空分技术的富氧燃烧系统通常是将再循环烟气通入释氧反应器制取富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但是该系统往往需要较多的外部热量来维持释氧反应器和吸氧反应器内所需的温度条件,使得系统能耗高,此外由于通入释氧反应器的烟气中已经含有一定量的氧气而较容易达到吸氧和释氧平衡,实际制氧量较少,难以满足富氧燃烧的需要;也有一些采用化学链空分技术的富氧燃烧方案是从富氧燃烧机组汽轮机抽取部分蒸汽作为释氧反应器的流化气,但是这种方式会显著降低富氧燃烧系统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耦合太阳能与化学链空分技术的富氧燃烧系统,其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成本低且系统污染物排放少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耦合太阳能与化学链空分技术的富氧燃烧系统,包括太阳能干蒸汽制取装置、化学链空分装置和富氧燃烧装置,其中:
所述太阳能干蒸汽制取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顺序连接的太阳能集热器、蒸汽发生器和分流器,其中分流器具有第一分流出口和第二分流出口;
所述化学链空分装置包括:
空气预热器,其具有第一预热入口、第二预热入口和出口,其中该第一预热入口与所述分流器的第一分流出口连通;
吸氧反应器,其具有氧气入口、吸氧载体入口和出口,其中该氧气入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口连通;
第一旋风分离器,其具有第一入口、第一气体分离出口和第一氧载体分离出口,其中该第一入口与所述吸氧反应器的出口连通,该第一气体分离出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第二预热入口连通;
释氧反应器,其具有释氧载体入口、气体入口和出口,其中该释氧载体入口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第一氧载体分离出口连通;
第二旋风分离器,其具有第二入口、第二气体分离出口和第二氧载体分离出口,其中该第二入口与所述释氧反应器的出口连通,该第二氧载体分离出口与所述吸氧反应器的吸氧载体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70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