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变蓄能水箱用均流水管及相变蓄能水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82851.2 | 申请日: | 2014-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5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荣;许加潭;陈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兆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F28F9/2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 地址: | 52327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 蓄能 水箱 流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相变蓄能水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相变蓄能水箱用均流水管及相变蓄能水箱。
背景技术
利用相变材料作为蓄冷介质的相变蓄冷水箱具有单位体积蓄能大、蓄冷密度高等优点,但是想要充分发挥相变蓄冷水箱良好的蓄冷、供冷的效果,需要将进入到相变蓄冷水箱中的载冷剂或水与水箱内的相变材料充分、均匀的接触,以进行全面、高效的热交换,而现有技术中,进入水箱的载冷剂或水常常是通过一根管道直接输进水箱内的,其流量大且集中,载冷剂或水流入水箱后又迅速流出,从而导致载冷剂或水不能与相变材料充分、均匀的进行接触,进而容易导致水箱内部温度不均匀,相变材料的热交换速率也达不到实际要求,最终影响了水箱蓄冷和供冷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相变蓄能水箱用均流水管及应用所述均流水管的相变蓄能水箱,其能够使得水或载冷剂有效地均流进入水箱中,使水或载冷剂在水箱内与相变材料充分接触进行混合换热,以提高相变蓄冷水箱的蓄冷或供冷效果。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相变蓄能水箱用均流水管,设置于相变蓄能水箱,所述均流水管包括主管和分管,分管设置于水箱内部,主管从水箱外部贯穿水箱的侧面伸进水箱内部并连通分管,分管包括至少一根分流管道,所述至少一根分流管道设置于靠近水箱被主管贯穿的侧面的内侧壁,所述至少一根分流管道朝向所述内侧壁的一侧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均流孔。
其中,所述分流管道与所述水箱上被主管贯穿的侧面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分管包括两根以上的分流管道和连通所述两根以上的分流管道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主管连接、以连通主管与分管,所述两根以上的分流管道处于同一平面上。
其中,所述两根以上的分流管道所处的平面与所述水箱上被主管贯穿的侧面平行。
其中,所述水箱为长方体水箱,所述均流水管包括均流进水管和均流出水管,均流进水管和均流出水管分别设置于所述长方体水箱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面,均流进水管靠其中一侧面的上方设置,均流出水管靠其中另一侧面的下方设置。
其中,所述分流管道设置有两根,所述两根分流管道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分流管道在水箱的顶面或底面上的投影的两端分别靠近水箱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面。
其中,所述均流孔为大小一致的圆孔,且均匀分布于朝向所述内侧壁的一侧管壁上。
其中,所述均流孔上下对称设置于朝向所述内侧壁的一侧管壁的上半侧与下半侧。
其中,所述均流孔的出射方向与所述内侧壁呈45°夹角。
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变蓄能水箱,包括用于输送水或载冷剂的水管,所述水管为上述相变蓄能水箱用均流水管。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造的相变蓄能水箱用均流水管,分管上的分流管道将从主管输进的载冷剂或水进行扩散分流,分流管道靠近水箱的内侧壁设置,其上朝向所述内侧壁的一侧管壁上还开设有若干均流孔,载冷剂或水从所述均流孔出射后,会首先撞向内侧壁,并被内侧壁反弹折射出去,从而使载冷剂或水可以以不同角度、从不同方向分散地进入到水箱内部,而不是直接流进水箱后又迅速流出,经扰流后的载冷剂或水在水箱内到处反弹流动,与相变材料充分、均匀地接触混合,应用所述均流水管的相变蓄冷水箱能大大提高其蓄冷或供冷效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相变蓄能水箱用均流水管及相变蓄能水箱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相变蓄能水箱用均流水管及相变蓄能水箱的另一角度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创造的相变蓄能水箱用均流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水箱,
2- 均流进水管,
3- 均流出水管,
4- 主管,
5- 分管,51- 分流管道,510- 均流孔,52- 连接管
6- 相变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兆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兆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2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