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爬式多功能半挂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2090.0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8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凯华 |
主分类号: | B62D53/06 | 分类号: | B62D53/06;B60P1/43;B60P3/0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435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半挂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挂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爬式多功能半挂车。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客户对半挂车运输功能的要求逐渐提高。以一车多用的运输方式来提高车辆性价比的设计模式,愈来愈成为终端客户的购车需求。常规工程运输半挂车,只能在前脖后货台面上装运货物或车辆,前脖无货物及车辆承载区。因此常规的工程类低平板,有效载货区在车长范围内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承载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且当一辆两辆半挂车一起出去送货时,卸货后还得两个车一起开回来,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增加费用,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费用、节约资源的自爬式多功能半挂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爬式多功能半挂车,包括呈Z字型的底架,底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中板和底板,顶板高于底板,中板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垂直,还包括两个前爬梯,底板前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容置两个前爬梯的容置槽,两个前爬梯分别设置于相应的容置槽内,前爬梯的前端固定有滑杆,中板的后端固定有滑动座,滑动座对应滑杆两端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前爬梯的下方固定有驱动前爬梯的前端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前爬梯的前端连接。
其中,所述滑槽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槽。
其中,所述容置槽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前爬梯后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动块,滑动块与条形槽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前爬梯前端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滑杆固定于支撑座的底部,滑杆两端的外围均套设有滑套,滑套与滑杆滑动连接。
其中,还包括两个后爬梯,底板后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容置两个后爬梯的空腔,两个后爬梯分别设置于相应的空腔内,底板的后端对应两个空腔的位置设置有活动门。
其中,所述后爬梯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空腔的后端均固定有凸柱,凸柱与凹槽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后爬梯前端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轮,滚轮滑动连接于所述空腔内。
其中,所述活动门的一端与底板的后端铰接,活动门的另一端与底板通过锁扣组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后爬梯的后端固定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前爬梯使用时,驱动机构推动前爬梯的前端向上移动,滑杆在滑槽内向上移动,从而使前爬梯慢慢倾斜,直到前爬梯的前端向上移动至中板的顶部处时停止移动,此时,从后爬梯爬上底板的车辆,可以继续从底板通过前爬梯爬至顶板;本实用新型的前爬梯不使用时,驱动机构收缩,拉动前爬梯的顶部向下移动,滑杆在滑槽内向下移动,从而使前爬梯向下移动至容置槽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半挂车能够在顶板上承载车辆,从而相对的延长了工程低平板的有效货台长度,解决了工程低平板有效货台面短的局限性,增强了半挂车的装载能力;此外,当本实用新型的半挂车和一辆拖车一起出去送货时,卸货后,将拖车经半挂车的后爬梯和前爬梯开上拖车的底架,回来时只需一个车,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减少费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爬梯未使用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爬梯使用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爬梯使用时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爬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爬梯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爬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爬梯未使用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爬梯使用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爬梯使用时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爬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架、11—顶板、12—中板、13—底板、2—前爬梯、21—容置槽、22—滑杆、23—滑动座、24—滑槽、25—气缸、26—支撑槽、27—支撑座、28—滑套、3—后爬梯、31—空腔、32—活动门、33—锁扣组件、34—提手、3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凯华,未经张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2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钻孔机用行走轮切换装置
- 下一篇:汽车备胎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