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速变距直翼全向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437.8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7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林;陈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风神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3/02 | 分类号: | B63H23/02;B63H23/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速变距直翼 全向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推进及操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在主机(柴油机)转速恒定的情况下根据船舶航行状况调整推进器的输出转速以改变推力大小的恒速变距直翼全向推进器。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大多采用螺旋桨-舵系统作为推进操纵装置,其推进操纵系统由柴油机、离合器、减速箱、轴系、螺旋桨和船舵构成。螺旋桨轴通常为水平状态布置。主机发出的有效功率通过减速装置及轴系传递到螺旋桨上,使螺旋桨旋转产生水动力,推动船舶前进。
采用螺旋桨-舵装置的船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船舶在进出港及变速航行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调整柴油机的转速控制螺旋桨推力的大小,从而导致柴油机转速变化频繁,燃油消耗及排放增加,机件磨损严重。
2、螺旋桨只有在船舶设计工况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主机的功率。对于拖船、渔船、工程船、扫雷舰艇等多工况船舶以及船舶在装载变化较大的其他工况下无法充分发挥主机功率。
3、柴油机至螺旋桨的动力传输过程中间单元设备多,设备布置松散。
4、在相同功率的条件下螺旋桨直径越小,其产生的推力亦小。由于螺旋桨的直经通常受到船舶吃水的限制,所以,对内河船及吃水受限制的船舶来说采用螺旋桨的推进效率较低。
5、采用调整柴油机转速的方法无法精确控制螺旋桨推力的大小,且船舵系统的操纵性不佳,因此螺旋桨-舵系统无法精准控制船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恒速变距直翼全向推进器,该推进器设有一套辅助动力系统,采用辅助动力系统的推进器具有离合、变速及应急动力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恒速变距直翼全向推进器,包括主机、机座、主轴、转动盘、舵机、舵轴、中心齿轮、过桥齿轮、桨叶齿轮、桨叶及桨叶轴,原动机驱动一太阳轮旋转,太阳轮啮合行星轮,行星轮啮合齿圈,齿圈啮合调速齿轮,调速齿轮由辅助动力控制而旋转;行星轮与行星架上的固定轴转动配合,行星架通过主轴与转动盘连动,主轴与机座转动配合;舵轴依次穿过太阳轮、主轴及转动盘,舵轴一端与舵机连动,舵轴另一端穿过转动盘后与处于转动盘内的中心齿轮连动;转动盘内还转动配合数根桨叶轴,桨叶轴与主轴相平行,数根桨叶轴以中心齿轮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桨叶轴穿过并固接桨叶齿轮,桨叶齿轮通过过桥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桨叶轴的一端与桨叶相连。
优选的,主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节与角齿轮连动,角齿轮与盘齿轮啮合,盘齿轮与太阳轮连动;所述的舵轴穿过盘齿轮后再向太阳轮延伸。
优选的,行星轮有数个,数个行星轮沿圆周方向均布。
优选的,行星轮有三个。
优选的,齿圈具有内齿牙、外齿牙,齿圈的内齿牙与行星轮相啮合,齿圈的外齿牙与调速齿轮啮合。
优选的,桨叶的舷线在圆周不同的位置按照自转转角为公转转角的1/2关系布设。
优选的,辅助动力选用控制电机或液压马达。
优选的,主机选用柴油机、电机或液压马达。
优选的,齿圈通过齿圈支撑轮或轴承而支撑于机座。
优选的,行星架通过行星架支撑轮或轴承而支撑于机座。
采用本实用新型推进器的技术方案,柴油机不需在空载起动完毕后利用离合器带动负载,而是利用辅助动力同步运行的方式起动柴油机。利用辅助动力装置还可在柴油机转速始终恒定的情况下实现推进器的变速功能。
本实用新型推进器具有推力大、效率高、可变距、高速性优异、全回转操纵等优点,特别适合作为各类船舶及海洋工程物的推进、操纵、移位、拖带及动力定位装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变速机构示意图。
图示中,1-主机、2-联轴节、3-角齿轮、4-盘齿轮、5-太阳轮、6-行星轮、7-行星架、8-齿圈、9-调速齿轮、10-辅助动力、11-齿圈支撑轮、12-行星架支撑轮、13-机座、14-主轴、15-转动盘、16-舵机、17-舵轴、18-中心齿轮、19-过桥齿轮、20-桨叶齿轮、21-桨叶、22-船体基座、23-船底、24-桨叶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风神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风神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垫船机舱通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海上救生浮标